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云南石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激活学生的情和欲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8 16:42:0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  黄振兴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热情,保持饱满振奋的精神状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动之以情,有情才有所感;求知有欲,有欲才有所求。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情感下,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较强,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发挥。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积累情感;钻研教材时,要注意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双边活动中,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用童真和童趣与之撞击起情感的火花。总之用情感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奏响课堂和谐的乐章。

那么如何让情感和教学融为一体呢?

一、师生情谊是基础

情谊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信任的纽带。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学生随时倾注一腔真情,学生也随之会回报真爱一片。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浆。师爱如涓涓细流,如清纯甘泉,如融融暖流,滋润学生的心田,融化那些厌学的冰山。师爱如桥梁,帮助厌学者越过沼泽,走向彼岸。如一位年青教师,有学校一位差生在作文中写道,生病时,老师陪我们打点滴;留校时,老师亲手为我们做菜;过生日时,老师为我们切开蛋糕。快乐时,我们一起欢笑;烦恼时,我们一起分担;生活上,我们亲如父子;课堂上,我们恰似朋友……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我只有全身心地认真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报答老师……”老师就是这样把爱的雨露洒给每一位学生,用爱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优等生不断进取,让后进生重新燃起学习的火焰。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课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深入挖掘教材,可以把课文中灿烂的文化和情趣展现出来,可以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界。如《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著名作家刘绍棠塑造了一个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情真意切,但所选事例平常、普通,如果不深入挖掘,入情入境,就难以引起共鸣。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我抓住春雨点点这个词开始发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故事比作春雨点点学生展开了讨论,有学生说:把故事比做春雨,是说故事影响大。春雨能让树木开始发芽,故事让作者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作者很感老师。也有学生说:“‘春雨点点是说老师教学艺术高超,对学生的教育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作者很佩服老师。这样深钻下去,激起了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情感得以升华。

三、用童真和童趣去撞击情感的“火花”。

课堂是学生老师共同的舞台,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双边活动一开展,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了,而是融于学生群体,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分子。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具有童真和童趣,这样才能敲开学生的情感大门,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知识的殿堂。

要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要自己先融入情感,所谓感人者,莫先乎情,教师进入角色,投入感情,才能影响学生,引起共鸣。

在教学中,除了激活学生的情感以外,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也是打破传统教学的有效方法。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求知的欲望,学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活动。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兴趣。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多元化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迅速进入学习境界。

二、巧用导语和质疑,引人入胜。巧妙的课前导语,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课堂中突然发难,提出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充新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三、创设平台,拓展延伸。教学中,借助教材这一媒体,把学生的视角引向课外,内外互补,由课堂走向生活。

四、巧设梯度,体验成功。在教学中,适当设置障碍,让学生在摸索中前进,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飞扬。

五、合作交流,动静结合。根据学生注意力的规律性,适时运用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加强合作、交流及探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体验中获得真知。

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欲望是求知的登云梯。在课堂上,除以上所述外,教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平等民主的态度,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