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云南石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9 10:54:1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海行知育才学校  杨翠元

现在的学生,可塑性强,好奇心强,对新鲜名词、幽默语言接受能力强。当然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性语言不仅反感,而且效果极差。

回顾这些年来在教学一线中的体会,觉得将生活语言、幽默语言、电视广告词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对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有利理解记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初中阶段,理科中有许多概念、定理、定义、公式、规律和数据是需要学生记忆的。而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概念、定理、定义、公式、规律和数据又是枯燥乏味的,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但如果用一些生活化的语言或顺口溜、歇后语、谚语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合进去,则对学生的记忆、理解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如在教学物理学科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结合实验,将成像规律归纳为如下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虚像同侧正立且放大,巧记口诀活用好。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更缩短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数学移项知识时,有很多学生喜欢忘记被移的项要变号,我就用孙悟空的一句“我一棒打得你晕头转向”,将被移动的项前面加一个“—”比喻为孙悟空的金箍棒,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移项规律。

在教学初二生物中人的味觉器官时,我将人的舌头对酸甜苦辣的感觉敏感部位用“甜尖苦根酸两侧,咸尖侧”归纳出来,学生轻轻松松就记住了。

二、活跃课堂气氛,维护课堂纪律

对发生在课堂上的学生违纪、思想开小差的情况,老师既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流,又不能停下教学,浪费全班学生过多的时间来批评这些学生,如果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下午的课堂中总喜欢打盹,精神状态不佳,回答问题不积极。我有时会用《霍元甲》的主题歌提醒学生:有的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昏睡百年”,听到下课铃声就“国人渐已醒”,听到吃饭铃声就“冲开血路,挥手上吧”。在笑声中,开小差的同学会主动打起精神来。

在课堂上,常常会有学生提出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师如果没有快速的反映能力和语言技巧,就会很被动。一次生物课上,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无花果就是没有开花结出来的果吗?”我在肯定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反过来问学生:“无名英雄是不是没有姓名的英雄呢?”学生在笑声中领悟了我的回答。

三、增进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

在传统意识的影响下,还是有很多学生家长将“师道尊严”传递给学生,甚至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听老师的”,加上少数老师在学生管理中的“说教”过多,使许多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而远之”的表现。这样的师生关系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课堂的生动活泼。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和学生“套近乎”,减轻他们的压力。

在教学《绝唱》一文时,我将文中的“烘托”用法生活化,对学生说:“如果你们想展示自己的乒乓球或篮球技艺,不要忘了请老师做陪练,因为老师的技术可以将你们烘托得绝对完美。”学生大呼“OK”,在欢呼声中掌握了写作知识,也拉近了师生距离。

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比较短暂,有些许成绩就喜欢骄傲,遇到一丁点儿挫折就会放弃,喜欢破罐子破摔。遇到这些学生,我会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生能有几次搏”、“红桃K,永远只有逗号”等一些电视广告词或电视栏目名称来激励、教育学生,把抽象、深奥的说理变得具体、形象,既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又点中了学生缺点的要害。对于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