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云南石育才教育集团,石林育才,育才教育集团,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呈贡育才学校
我心中的育才系列之一:“育才学校真呢太板扎啦!” | |
作者:郁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 21:14:17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 |
|
|
——访云南省特级教师、集团专家伍昆英 编者按: 迄今,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已经走过了22年光辉历程,经过22年砥砺发展,办学理念、发展定位、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招生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集团已经进入了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发展阶段。 为感谢长期奋斗在育才教育第一线,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职工和多年来一直关注并给予育才极大支持和帮助的社会人士,继《感动育才人物》、《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师生风采》、《青春的记忆在育才》、《招生背后的故事》等系列报道,从本学期开始,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将在集团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又推出《我心中的育才》系列栏目,敬请大家关注。 个人简介: 伍昆英,女,云南省退休特级教师、民进党人士。退休前分别在昆明市育红小学、武成小学和莲华小学任教,是昆明五华区数学学科代头人,并先后担任过学校的总辅导员和副校长;是五华区昆明市政协委员、昆明市民进市委委员、昆明市公益事业名师讲学团成员、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伍昆英名师工作室主负责人;退休后于2014年受聘于云南育才教育集团,被诚聘为集团的教育教学指导专家。 伍昆英专家照片 记者:您是昆明市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高薪想聘请您的学校有很多,可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伍昆英:首先,我本人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用我自己的话说,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教书39年,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匠”。退休后,我不愿过那种“栽花养鸟”和带孙子的、被许多人推崇的所谓的安逸的退休生活,我还想发挥我的一点余热,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次,我真的是被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及郭跨存董事长的人格魅力所打动。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郭董事长亲自来到我家时的情形。他衣着朴实、谈吐谦逊,完全没有“大领导”的架子,当聊到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及育人方式时,我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我非常赞同他提出的“办真教育,育真人才”办学理念,并从心底里支持他在云南办出一所让学生乐学、教师爱教、家长放心、社会称赞的现代化的示范学校。 当前,昆明民办学校呈井喷式发展,省内外打着各种“大牌子”的学校纷纷涌入昆明,民办教育出现了“过剩”状态,有些民办学校陷入招生的困境,但育才集团所属学校和幼儿园招生情况良好。举例说,就如昆明呈贡区育才学校招生规模年年攀升,已经突破1400人大关;四川私立宜宾育才学校连续十年获得宜宾市教学质量一等奖,今年中考上省级示范高中上线率达90%,居宜宾市前茅;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办学仅一年,在校生规模就突破了1200人。看到育才今天的发展壮大,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两年前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干部培训大会上对老师进行教学培训 记者: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与其它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伍昆英: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一所实实在在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为民“办真教育”的学校。云南育才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还特别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早在1998年,集团就提出了“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会关心、会创新”的五会教育理念;2011年正式编写成集团各校的校本教材《学生五会素质1000分修炼指南》,被教育同行视为素质教育的“宝典”。这一校本教材的学习不仅在师生间开展,而且还延伸到了学生家长,引导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这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规范作用,对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成果,和谐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社区邻里关系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育才集团独有的特色。 二、用父母之心陪伴学生成长。云南育才集团所属学校大多是寄宿制学校,育才的老师在上班时间里每天都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爱校为家、爱生如子。在课后休息时间里,有的老师还常常无偿地给学生辅导作业,故我经常听到有家长称赞说:“把孩子送进育才读书,让我们省心、放心、安心,还帮我们节约了一大笔校外辅导培训费。”这是许多家长所看重的,而育才集团做到了。 三、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长远意义上来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长才是对员工最重要的事情。有一句话说得好,“培训,是公司给员工最好的福利。”据我了解,自学校创办以来,育才集团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利用暑假时间,每年聘请权威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给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而且为了鼓励教师学习,培训期间所产生的费用都全部由集团承担。像这样集团已坚持了10多年,这是许多民办学校难以做到的。另外,集团每学期参与当地教育局的“国培”计划或短期培训;和昆明市示范学校进行“手拉手”教研活动,如近年来教师参加的“455”教育联共体学科教学竞赛等。 指导教师参与“455”教育联共体学科教学竞赛 四、除了培训,育才集团还鼓励教师广泛阅读和自主学习。每年集团都会无偿给教师提供大量的、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书籍。教师个人所买的专业书籍所产生的费用,学校每月按一定金额给予补偿。同时,集团各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师生“读书交流”活动,以鼓励师生喜欢阅读,广泛阅读。这也是在许多公民办学校都看不到的。 五、育才集团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集团各校校园内除固有的“行知文化”外,各校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文艺演出、赶庙会等;多数校点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记者站、文学社、诗词楹联社等,并定期开展相关文化交流活动或文学活动大赛,如上学期举办的集团校园电视台《校园梦想秀》节目评比活动和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诗词楹联征集活动等,充分展示了育才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集团每学期收集师生、家长感恩和成长文稿及诗词歌谣文学创作编辑成书、成册,如《育才》杂志、《育才诗词歌谣》等作为集团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加以收藏,并免费发放给学生和家长阅读和珍藏。集团各校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出高品质的书香校园。 伍昆英专家的示范课堂 记者: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创办人郭跨存董事长时常说“育才,除了精神一无所有”,这句话您是如何理解的? 伍昆英:从育才集团发展20多年的历史来看,育才集团决不是依赖某种政治后台或大财团发展起来的,它而是白手起家,靠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思想,靠的是“实在做人、踏实做事、点滴入手、丝毫过关”和“树立自信、点燃激情、不当陪客、自立立人”的精神,经历过大浪淘沙,经得起社会的严峻考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就因为靠的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种属于云南育才的精神,即“育才精神”,育才集团的发展史才显得更加厚重,它的生命力才显得如此顽强。从郭董事长的身上,我看到了“求真、求实、求完美”,做任何事情,他都抱着一种“工匠精神”去做,且一旦认定,便会坚持到底,直到成功。这又让我看到了他的“坚毅、顽强和执着”。郭董事长的这种“工匠精神”在长期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辐射到了育才的每一位老师。 从育才教师的身上,我还看到了“自信、向上、拼搏、博爱、奉献”,他们工作踏实、认真负责、虚心学习、充满自信,对学生和家长无愧于心。如呈贡育才的老师们表决心说“我们要与当地公办学校比一比”;龙泉育才的老师们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个个都想争第一”;五华育才的老师们表态说“面对集团联考,我们正在奋勇直追”……无形中,育才精神已经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从总部领导到普通员工,大家的心被紧紧拴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育才的许多老师都与集团“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因为他们由衷地感到“我是育才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以上就是我对“育才,除了精神一无所有”的理解。我不得不说育才的老师们每天“坚守育才精神,坚守育才这片教育家园,坚守民办教育事业”,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像这样的教师群体真是不多见,像育才这样的学校更是不多见! (郁文/文 图片由伍昆英本人提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