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组图]风景这边正好
【字体:
风景这边正好
作者:老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9

——探访呈贡区育才学校本学期开学盛况


背 景

       2011年昆明市行政中心自入驻呈贡区以来,昆三中、中华小学、云大附中、民大附中和附小、师大附中和附小、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等名校云集呈贡。呈贡区名校林立,名校间的生源大战自不待言。




       2017年新春开学前夕,欣闻家长和朋友盛传:学校尚未开学,云南呈贡区育才学校春季学期已暂停招生。2月19日,好多学生报不进去;学校校长“玩失踪”,在学校找不见刘世联校长的踪影,且其手机也关机。众所周知,生源是民办学校的命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此,笔者带着这个疑问决定到学校一探究竟。

 






 

探 访

       2月20日,是呈贡区育才学校学生返校注册开学的日子。入校之前,笔者为了探访方便,照例先与刘世联校长电话联系,但拨出号码后得到的回复是:“您好,您呼叫的电话已关机。”笔者只好直接入校找人。笔者来到学校综合办、教务处打听,全部工作人员均称:“对不起,校长不在。”幸好,笔者找到了学校教务主任冯海军,并受到了冯主任的热情接待。当得知笔者的来意后,冯主任说,上学期期末,就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校报名登记,寒假期间登记的学生,已经使学校今年春季学期能接纳的插班生人数基本达到了饱和。2月18日,呈贡区育才学校学生已爆满,学生要排号等空位,还有不少家长甚至把今年9月份才入学的孩子的学位都已预定好。


       开学前,要求到呈贡育才就读的学生络绎不绝,这些家长中有来说情的、还有托人找关系的等等,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呈贡育才就读。为了尽量满足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呈贡育才就读”的愿望,学校不得不扩招,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其一、学校采取教师办公室合并、腾出空间解决教室问题;其二、在原基础上,增加一栋有100多间房的学生宿舍。学校已尽了最大努力,但因来求学的学生人数太多,学校虽已超计划招生,但无法再接收后来报名的学生。迫于各种压力,刘校长不得不于19日开始就“躲”了起来,并关掉手机。


       当笔者问及当天学生注册返校的情况,教务主任冯海军说:“20日下午六点,学校原有老生1388人,已经注册1379人,只有9人因病或其他原因暂未返回;新招插班学生107人,在校生总数已达1486人,已超过历年最高记录。”笔者接着问:“呈贡名校林立,大家都为生源着急,贵校生源那么好,肯定有什么秘诀吧?”冯主任笑笑说:“秘诀倒是没有,可以让你看几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当地前列。仅以刚过去的2016年为例,187人参加中考,最高分577分,550分以上18人(占9.6%),45人达到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录取分数线(占24.1%),其中九(4)班平均分为543.5分,化学科目有5人考满分,平均分为94.4分(满分100分)。”原来,这些学生入学时成绩平平,毕业时成绩却优异,凸显了学校“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一所学生多数为二、三类生源的学校,却有如此高的教学质量,不得不令人钦佩。


       呈贡区育才学校凭教学质量取胜,这正是家长和学生选择该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对家长和学生的采访中,一位老生家长说:“我们家和亲戚朋友的几个孩子都在呈贡育才上学,看中的就是该校的教学质量。”另一位新生家长告诉笔者,他家的孩子本来去年9月份就要来的,因为可以享受公费,就送到一所公立学校去了,但是一学期下来,孩子原来的同学在呈贡育才上学后,他们的成绩都比自己孩子的好,而且还很懂事。所以考虑再三,这学期这位家长赶紧就把孩子送到育才学校来了。


       一位八年级学生说:“我原在另一所学校上学,七年级时因成绩不好被这所学校劝转学,我家费了很大的周折,才进入了呈贡育才学校。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一年的努力,我的成绩现在已处于全年级前30名了。过去因为我成绩不好,爸妈在亲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我也常被以前的同学取笑。现在爸爸妈妈终于有了脸面,我也能够在同学中有尊严了,我真的非常感谢学校让我有了自信。”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在区统测位居前50名学生中,呈贡育才学生占位人数统计表(在呈贡区办学并参加初中期末统测的学校)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前1-10名 9 8 8
前11-20名 5 6 7
前21-30名 5 8 9
前31-40名 4 8 3
前41-50名 4 6 5
前50名 27 36 32



       办学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教学质量求发展,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现在,呈贡区育才学校的声望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在社会的口碑也越来越好,正应验了那句俗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一所好的学校,能让家长学生充分信任;一年中教育界同行上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远非笔者上述文字所能概括的。笔者表示将再找机会到该校,就学校“用父母之心办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德育“五会”1000分修炼和后进生帮扶转化等方面作继续采访报道,以飨读者。

(老马/文图)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