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云南育才学子王一飞记
2016年2月18日,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直属昆明龙泉育才学校的涂兰琼老师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几张她与学生、家长的合影照片,关于照片上一个名叫王一飞同学的一段文字介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顿时围绕王一飞的“出国留学”、“出书”、“小作家”的话题在云南育才教师微信朋友圈里不胫而走。王一飞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学生,他真有这么神奇?他和云南育才又有着怎样的情愫?
几天后,带着种种问号,我采访了涂兰琼老师,并想通过她再对王一飞作进一步的了解。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我向涂老师提出想采访一下王一飞时,被告知王一飞已离开昆明,乘飞机回北京上学去了。虽然有那么一点遗憾,但是通过对涂老师的采访,我获得了关于王一飞同学在昆明龙泉育才学校学习和成长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涂老师的帮忙,我还收到了王一飞的妈妈李梦欣女士写的真情感言《教育得当,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创造奇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位神奇的云南育才学子王一飞同学的成长故事。
一、王一飞简介
王一飞近照
王一飞 现年16岁,2010年毕业于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直属昆明龙泉育才学校,在该校就读达五年半时间,直到小学毕业。在小学阶段,他成绩优异,始终保持在班上前三名。毕业后,王一飞随母亲李梦欣女士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市海淀区康福外国语学校,现在是高四学生(美国学制)。10岁时,他就开始尝试用文言文写小说《三国穿越记》,小说发表后,很快在网上走红,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立即为他出版了这部小说。后来,他又陆续写了几部穿越和科幻小说《雅玛预言世界之末日》、《国子监三惑疏》和《萨菲罗斯》等,在北京商会联合报连载。北京的几家公司为此表示要包装他,想与他签约,并提出愿意为他免费出书、拍网络剧和电影,连企划案《孤独星球》都拟定好了,但都被他和他母亲拒绝了,因为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化学科学家。上学期,王一飞通过托福考试,被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录取,不久将赴美留学,选修化学专业。在北京市海淀区康福外国语学校就读的三年里,他的化学成绩年年考年级第一,为此,先后获得八万元奖学金。
王一飞感言:
云南育才,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涂兰琼老师是我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感谢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感谢涂老师,感谢育才学校每一位老师对我的辛勤付出!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取得怎样的成就,我都不会忘记你们。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云南育才每一位老师猴年吉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我的学弟、学妹学业进步,快乐成长!
王一飞与涂兰琼老师合影
二、“教育得当,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创造奇迹”
李梦欣女士近照
李梦欣女士简介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北京市律师协会证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律师代表。
李梦欣女士工作照
我是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李梦欣律师。我的儿子王一飞,是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直属昆明龙泉育才学校2010年六(3)班毕业生,小学5年半的时间一直在该校就读,直到小学毕业,涂兰琼老师一直是孩子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小学毕业之后,一飞跟随我去北京上中学,在北京市海淀区康福外国语学校,现在读高四年级(美国学制)。上学期,他到呼和浩特和西安参加托福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今年秋季将去美国留学。
因为一飞的爸爸一直在昆明(省政府)上班,所以每年寒暑假,我和孩子都会回昆明。今年2月18日,我陪孩子专程去到昆明龙泉育才学校,走访孩子的母校,看望孩子的班主任涂兰琼老师,为此,涂老师也专门从老家提前返回学校和我们再次相聚。
这次回到孩子的母校走访,看着温馨美丽的校园并和涂老师畅谈,我和孩子都感慨万千。想起一飞5岁时就进入育才学校就读,那时他还是个“小不点”儿,如今已是一个185cm的大小伙子了,即将独自去美国上大学。孩子在学习方面游刃自如,他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与育才的启蒙教育和独特的养成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原本想好好写一篇长文,细细追忆一飞在育才学校和在北京市海淀区康福外国语学校成长的历程,无奈春节后事情太多,实在没时间,只好等孩子赴美后,再详细梳理了,今天先简单说几句吧!
李梦欣女士和王一飞到昆明龙泉育才学校看望涂兰琼老师时合影
(一)插班入学:
王一飞初次进入昆明龙泉育才学校,颇具戏剧性。
孩子2000年3月出生,2004年9月,进入他爸爸所在的部队大院小学上学前班,由姥姥、姥爷接送上下学。2005年3月,姥姥、姥爷忽然要去美国探亲,扔下他就走了。匆忙之中,要给他找一个寄宿学校,于是就找到了昆明龙泉育才学校。当时,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没有学前班,他就直接插班进入了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班主任就是涂兰琼老师,并且是一飞的语文老师。
(二)从班上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
王一飞因为年龄偏小,又是中途插班,一开始他的学习根本就跟不上。我至今不知道,涂老师和学校的其他老师用了什么魔法,可以让一飞只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把学习追上来了,又用一个学期,他就成了全班第一。此后,他的成绩始终都保持在班上前三名。当涂老师发短信告诉我一飞考试考了班上第一名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当时激动得只回复了8个字: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三)第一篇文言文小说
说实话,小学阶段的王一飞基本上都被交给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来负责他的学习和生活了。
一飞的爸爸是个军人,在部队非常忙,而我则更忙。我原本是学医的,后来通过自学考取司法考试,转行当了律师。因是半路出家,我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所以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就非常少。一飞8岁时,我去了北京,他还留在昆明龙泉育才学校上学,跟他分开了一段时间,等他小学毕业,来北京上初一时,我就发现他总能给我一些惊喜。在一飞10岁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发现他会用文言文写穿越小说《三国穿越记》,让我非常惊讶,我拿给朋友看,他们都认为他是神童。后来,我把这部小说发到了网上,很快便在网上走红,而且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立即为他出版了这部小说。后来,他又陆续写了几部穿越和科幻小说,如《雅玛预言世界之末日》、《国子监三惑疏》等,在北京商会联合报连载。为此,北京的几家公司要追着赶着要求与孩子签约,并愿意为他免费出书、拍网络剧和电影,要包装他。但是,我尊重孩子要当一名科学家的选择,他到美国选修的专业是化学。在北京市海淀区康福外国语学校就读的三年多里,他的化学成绩年年考年级第一,为此,他先后拿到了学校发的八万元奖学金。
每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后天的开启也很重要。孩子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不全是我和孩子的功劳,首先是龙泉育才的老师因为从小赏识他,呵护他、对他循循善诱,激发他内在潜质和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至今,我都在想龙泉育才老师是怎么做到的?我至今还无法解开这个谜团。当初我和他爸爸在选择孩子到哪里上小学的问题上考虑了很多,事实证明,我们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那就是我们当时选择了育才。从孩子今天取得惊人成绩的身上,让我更加理解了云南育才教育集团“办真教育,育真人才”的真正内涵。
(四)跟孩子一起读书
在北京,孩子和我一起北漂,也一起上学。他读初中,我读法律硕士。他读高中,我读金融博士。我上课一般都在周末,经常要带上他跟我一起上课。
(五)孩子陪我一起创业
这几年,孩子没有占用我太多时间,相反,我的每一步创业过程都要和他商量,取得他的理解和支持。2010年,我和别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2014年,我和别人联合成立了第一家咨询公司;2015年,我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和投资公司。别人都以为我带着孩子在北京创业,一定很辛苦。其实,正是孩子,是我在京创业的动力,也是我幸福的源泉。
(六)童言无忌
对孩子越满意,我就越感谢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感谢学校的老师,尤其是涂兰琼老师。在一飞进入龙泉育才学校一年后,涂老师就开始启发他写作,教给他写作技巧,培养他阅读的能力。我有太多感谢的话,一时不知如何说起,孩子大了,感谢的话,他也不好意思说了,还是用我和孩子(七八岁左右)的一段轻松对话表达一下我们真实的心情吧!
我:别人都夸你聪明,问我怎么培养的?
王一飞:是涂老师培养的。
我:好吧,培是老师培的,那养总归是我养的吧?
王一飞:是姥姥养的。
我:哎呀!合着只是我生的呀……
三、育才精神 育才人
——访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涂兰琼老师
涂兰琼老师近照
涂兰琼老师简介 小学高级教师,王一飞的班主任,毕业于广西百色民族师专。1999年加盟云南育才,先后担任小学两届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中小学作文大奖赛、全国新世纪中小学作文大奖优秀指导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广西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并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小学作文课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分别荣获云南省教师论文大赛一、二等奖。
记者(以下简称“记”):当家长和孩子专门来到学校看望你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涂老师(以下简称“涂”):有高兴,有自豪,还有感动。首先,我为王一飞今天所取得的惊人成绩感到高兴和自豪。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感到最自豪的不是自己取得多少荣誉,而是我的学生能取得的成功。其次,当我听到王一飞的妈妈李梦欣女士告诉我:“涂老师,除父母之外,您是王一飞第一个想到要与他分享成功的人!”时,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虽然他离开云南育才已经5年多了,可是他和他妈妈始终与我保持联系,每年我们都发信息相互问候,我也非常关注他的成长,如在微信平台,我经常与王一飞交流。这次他和他妈妈一起专程到学校来看我,看望母校,真的令我百感交集。
记:对于王一飞今天取得的成绩,你有什么感想?
涂:我觉得除了他本人的天资和努力之外,这与他特殊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记得一年级下学期刚转入我们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时,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年龄小(当时还不到6岁),不大爱说话,性格有点内向,接受能力有点差。因为她和王一飞爸爸工作忙,他的爸爸是一名军官,经常出差,所以不得不把孩子送来寄宿制育才学校。他们不指望孩子考得多少分,孩子考得几分都不会怪老师,学校只要能照顾好孩子吃住就行。她甚至和学校领导说,王一飞成绩可以不算在班级里,以免拖班级后腿。于是,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我欣然收下了这个“小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王一飞确实不爱回答问题,更不爱写语文作业。第一个学期让他写作业,他不是哭就是发脾气。面对孩子的举动,我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他很可爱。考虑到他年龄太小,写字多了手会累,所以我常常只是口头考考他。这样一来,他不再为写作业而发愁,对学习也逐渐感兴趣了。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语文和数学都考了90多分。
王一飞上二年级时,我又惊奇地发现他与其他孩子不同。小小的年纪就喜欢看课外书,而且上课时他会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但他不爱写作业的毛病还是改不了。为了让他完成每一次的作业,我常常是左哄右哄,他才勉强完成。有一次,我布置的作业他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就停下来看课外书。我轻轻地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啊?他回答道:“老师,这些作业太简单了,我都懂,我想看这本课外书。”当时他手中正拿着一本童话故事,我带着疑惑,口头测试作业的内容,结果每一道题他都能答出来。我终于发现这孩子其实智商很高,接受能力很强,有着超乎寻常的潜质。再后来,我便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激发他的潜能。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他竟然考了年级第一。当我把这个喜讯用手机发给他妈妈时,他妈妈激动地回复我8个字:”感谢老师,感谢学校!”
试想如果我当初只按照他妈妈的要求,觉得他年龄小,在学习上对他没有任何要求和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然后听之任之,让他来年再留级,那么王一飞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另外,我还想说,王一飞早期的成长离不开云南育才教育这片沃土。云南育才教育集团自创办以来,非常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王一飞上小学时与涂兰琼老师的合影
记:你说王一飞是个有特殊潜质的孩子,他的这种特殊潜质是什么?你又是如何来培养他的?
涂:好的。他的特殊潜质其实表现出来就是他第一次告诉我说,他不想浪费时间写他觉得简单的作业,他想利用这个时间看其他书。由此,我发现他特别爱阅读,比一般的孩子学得快,消化得快,是一个按常态课学知识会处在一种“饥饿”状态的学生。为此,我对他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不再强制要求他和其他同学那样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其次,我提高了对他的学习要求,专门为他精心设计了更高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如适量推荐给他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在作文上给予特别的辅导,有意识地开发他的想象力等。
记:你对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的“办真教育,育真人才”的办学理念是如何理解的?
涂:我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亲切、随和的教育方法就是一种真教育;研究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真教育。我想,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就能成真人才。作为民办教育性质的学校,我们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经历了21年的风风雨雨, 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誉,这与我们全体云南育才老师的付出和我们学校一直践行的“办真教育,育真人才”的办学理念分不开的。教育要挑选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还要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们云南育才的学生大都来自全国各地,个性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研究差异,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听懂、乐学、爱学。
王一飞就是一个成才的例子。在教育和培养王一飞的过程中,学校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小学5年半的时间里,王一飞的假期作业中除了写作文外(也不强求他一定要写多少篇),其他语文作业,他是从来不做的。但是我尊重他的意愿,每次布置的同步作业,他爱写哪题就写哪题,我都表示可以通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对他放松,相反,我根据他的爱好和特长,鼓励他大量阅读,并要求阅读后写日记或者感想,他乐意接受,且乐此不疲。尽管如此,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三名。
在注重培养王一飞智商的同时,我还注重培养他的情商。例如,王一飞刚来到学校时有点胆小,不善交往,但我和其他科任教师一直赏识他,常常在班上表扬他,让他充满自信。他不会主动找其他同学玩,我就鼓励其他同学主动找他玩。这样一来,他越来越喜欢上学,越来越喜欢我这个班主任,越来越喜欢我们龙泉育才学校。就因为他在小学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开启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他的自信,为今天他在写作上和数理化、英语等学科取得的巨大成绩奠定了基础。
王一飞在育才学校度过了5年半的学习生活,他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锻炼出了坚强的意志,所以他离开父母,离开龙泉育才学校到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轻松自如地投入学习和创作,并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我想,我以上所说的就是我们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的“办真教育,育真人才”。
王一飞的小学毕业照:王一飞(后排左起第四)、涂兰琼老师(第二排右起第四)
记:作为老育才人,是什么让你留在云南育才工作达16年之久?
涂:一转眼,我在云南育才工作已经工作16年多了,说真的,连我自己也很惊讶,细细想来,我想是我们育才的文化、育才的精神、育才的教育氛围一直在影响着我,使我不愿离开。学校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同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成长路上收获很多。因此,不管我教哪届学生,都尽力做到让家长信任,让学生喜欢。我也不谦虚地说,在我们龙泉育才学校这么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巩固率一直都很高,为此,集团和学校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和证书。我想,以上就是我对我们云南育才恋恋不舍的主要原因。
记:什么是育才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
涂:应该说,育才精神,它即抽象又很具体。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方面,我想说的是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的创办人——我们的郭跨存董事长。当年,他在石林老马冲这个地方挥汗如雨、艰苦创业,如今云南育才办学规模逐渐变大,可他还一直在探索“创新教育思想,创新育人方式,学生乐学、教师爱教、家长放心、社会称赞的现代化示范学校”,和老师们一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着。这是我们育才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二方面,作为民办学校,要在教育界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其次,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所说的“高素质”指的是当我们云南育才的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过人的教学水平,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龙泉育才学校是寄读学校,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吃住,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老师每天要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工作时间往往超过了规定。早上6:00起床,晚上23:00左右回宿舍,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其它时间都是在备课、上课、改作业或辅导学生,老师们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做好培优补差,如何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等。我们大家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精心浇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与学校荣辱共存、爱岗敬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是我们云南育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总之,在云南育才比我更优秀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肩负重任,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都在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着,真可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郁文/文 涂兰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