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呈贡育才学校中学语文学科组长 袁正桂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做一个文明的人”。
自从有了文字的记载,人类便进入了文明社会。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文明有了更深厚的内涵。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优良的传统传承下去。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包容,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是旅行时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环境的爱护,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真诚,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提醒,是你的父母违章开车时的制止,是进入宿舍时的轻声慢步,是吃饭排队时的自觉……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敬人者,人恒敬之。下面跟大家分享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新加坡是个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国家,据说他们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学们,当你听到这两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你不觉得这是我们的耻辱吗?你不觉得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做文明之人。永远的呼唤,一生的追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