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接人待物、说话做事,处处离不开语文,语文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但确实看到一些孩子不喜欢语文。孩子不喜欢语文,板子却要打在成人身上。作为教师,或许作业多,书写时间长,读书时间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要改进。作为家长,工作忙,家务重,交际应酬多,我们能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游戏,玩耍,一起观察生活,一起阅读、写作的时间可能也不多。
让孩子爱上语文,我们家庭得首先得爱上语文:
第一、要热爱读书。一个家庭,晚饭后,父母或者静静读书,或者吟咏朗诵,或者摘抄记录,或者和孩子共同交流和分享……长期浸浸染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孩子怎能不爱上读书呢?一旦爱上读书,也就离爱上语文不远了。
为此,我们得注意:
让孩子有书可读。大量给孩子买书、借书,不断地更换书,让孩子的生活环境里充满了书,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
让孩子有时间可读。平时可以利用中午放学后或者晚饭后进行20分钟的课外阅读。
有人带动孩子读。孩子不喜欢阅读,那就每次给他读一篇文章,直到他被故事吸引,不再等您读,自己就会迫不及待先看下去为止。或是您先自己读一会儿,然后再请孩子接着读下去。当孩子到了每天不读一点书,心里就空落落的程度,您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
第二、要引导积累。语文的学习如聚沙成塔。和孩子一同游戏,一同家务劳动,一同走亲访友,一同出门旅游,生活的积累不可少;和孩子分享交流读书读文获得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价值观念的积累很重要;书中的精彩描写、生活中的妙言妙语、名人的至理名言每天来一点。持之以恒,戒急戒躁。
孩子天生具有语言能力,有了上面的基础,如果再能够每天抽时间让孩子讲讲学校发生的各种事情,写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孩子从说话到书面表达,从简单的字词句通顺到直抒胸意,就不会再畏难啦,头痛啦。
第三、要积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如果在学业上确实有困难,要和老师积极沟通,根据孩子情况布置合适的作业;在孩子有了一定基础后,在适当提高作业难度;孩子作业中有了困难,不妨给予一点具体的帮助。
第四、积极评价,多多鼓励,在快乐中学习。家长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语文知识的讲解,关注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孩子正在成长中,不同孩子优势并不相同,无需和他人比;不同阶段孩子也会发生极大变化,无需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孩子。用发展期待的眼光关注您的孩子吧,发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鼓励他,让他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自然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