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能,它对开发孩子认知和思维潜能,接受民族文化的传承,学会用本民族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客观事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写不好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认识上的偏颇, 成人和孩子对写好汉字与养身育心的认识不足。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一个人书写的好坏,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做事态度问题,从书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否严谨认真,其审美意识与能力如何。二是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书写能力薄弱;三是随着年级升高,作业量加大,孩子急于完成作业,导致书写潦草,久而久之养成不好的习惯;四是学校考试的误导,只求对,不求好,至于书写习惯、速度等更谈不到。五是电脑的普及,直接影响到写字教育。
怎样帮助孩子写好字?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字先练姿:“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字时的身体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二是握笔姿势——眼睛离纸一尺、身体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这里,“手离笔尖一寸”是关键。眼睛在自然状态下,能不能看到笔尖和写出的笔画,能够看到的写字效果就好,反之,书写效果就差。
其次,识写结合,描仿入体。孩子们的教科书中,低年级学生每课后都有描仿练习,中年级则以临帖为主,高年级逐步脱贴练习。孩子一开始书写就要加强指导,反复认真的描红、仿影、临帖,让孩子的书写的汉字渐入规范的楷书字体。您已经注意到通过字帖规范孩子的书写,这很好。建议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他的规范的字帖。写字技能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急不得,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家长可以每天抽取半小时时间,和孩子一道练字,帮助孩子的书写尽快入体。相信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成效。
最后,提笔即是练字时。写字不单是语文课程的事,要使孩子明白无论什么课程,凡是动笔都应精心。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强调写字的习惯养成,包括正确的握笔和写字姿势、保管和使用书写工具、保持书籍簿本整洁的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会使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