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组图]初中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教学竞赛
【字体:
初中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教学竞赛
作者:王鸿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1

——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四步教学法变式”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之五

 

       20151118,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组织初中语文组进行“小课题研究——四步教学法变式——三读一写”为主题的教学竞赛,中学语文组成员雷厉风行,各显身手,分别献上一节特色鲜明的展示课。

 


王宗涛老师和集团专家崔云老师进行课前交流


本次教学竞赛有以下特点:

1、三位老师全都用四步教学法的变式“三读一写——初读、研读、再读、一写”进行教学

       王宗涛老师执教的是《乡愁》。他的“三读一写”是这样安排的。初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意象体现乡愁,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研读课文:找出不同时期作者眼中的乡愁各是什么?再读课文:发挥想象,你对乡愁有什么独特感受?一写:写一写你心中的乡愁,注意模仿诗作中的句式,把乡愁具体化。

 


王鸿博老师在赛课

      

       王鸿博老师执教的是《济南的冬天》。他的“三读一写”是这样安排的。初读课文:说说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温晴。研读课文:说说画面中哪些语句是表现温晴的。再读课文,小结中心: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一写:模仿《济南的冬天》的写法,抓住昆明的冬季特征写一篇作文。

 


彭娥老师在赛课

      

       彭娥老师执教的是《都市精灵》,她的“三读一写”是这样安排的。初读课文:了解精灵。研读课文:有情朗读,走近精灵——感怀精灵。再读课文:善待精灵。一写:联系实际,拥抱精灵,写一写昆明的精灵红嘴鸥。

 


 

2、三位老师的“一写”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三位老师都是读写训练,都是模仿课文的内容。

 

不同点:三位老师的读写结合点不同。

       王宗涛老师让学生仿照本课《乡愁》意象的独特,学生自己选择独特的意象写一篇《乡愁》,加深对意象的理解,也是加深对本课作者余光中所选意象独特的理解。学生选的意象有:棒棒糖、车票……王鸿博老师讲完《济南的冬天》,让学生也抓住昆明冬天温暖的特点,用“五段式”作文的结构写一篇《昆明的冬天》。作文开头要求学生抓住昆明冬天温暖的特点写,中间三段从三个方面的景物写昆明冬天的温暖,用最后一段点明对昆明冬天的热爱之情。老师的“一写”,既体现了对所学课文济南冬天特点的模仿,也体现了“五段式”作文在七年级的运用。彭娥老师的《都市精灵》是在她讲完了北京的精灵乌鸦后,让学生写一写昆明的精灵红嘴鸥。

 



       课赛结束后,中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在集团专家崔云老师的指导下,对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有效地探讨和点评,如:环节设置是否可取?还有没有更好的上课方法?还能不能再优化?等等。“我们在拼搏中感受进步,在进步中拼搏未来。”不管接下来还有多少困难要克服,还有多少细节要梳理,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中学语文组都将脚踏实地、再接再厉,循着“三读一写”的大道上继续披荆斩棘。

(王鸿博∕文  涂兰琼/图)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