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组图]今天,将载入育才史册
【字体:
今天,将载入育才史册
作者:任正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1

编者按:

 

       我们不做“标题党”,却仍然用了这个标题,是因为我们觉得尽管这仅仅是一次常见的同学会,但这次同学会举办的本身,就是对育才历史上的办学理念与方向,做出了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和最为朴实的肯定。

 

       学校办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家长说了算,社会说了算。1996年,正是育才办学最艰难的时期,也是社会对育才的办学理念争议最大的时期,可这一批学生在20年以后,以他们学有所成,心系育才的事实证明:育才人是一直在实实在在地“办真教育,育真人才”。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把曾经选入高中课本上的贺敬之写的这两句诗,用来形容参加石林育才首届高中理科班同学聚会的“老”学生心情,再恰当不过了。

 

 

同学会主持人、当年的班长、现昆明三师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卿讲话

 

       为参加这次聚会,有的同学提前在头天就早早地赶到了石林县。当在1029日上午,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齐到集合地点即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的发祥地石林老马冲——集团第一所学校旧址时,很多同学都激动得情不自已。

 


当年石林育才学校校长、现云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讲话

 

       上午10点多,在石林县“万家欢”生态公园的会议室,当年的老班长王卿宣布“石林育才首届高中理科班同学会正式开始”时,那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绝对是发自心底。当同学们全体起立,再一次饱含深情唱响《石林育才学校校歌》时,有的女同学已经是泪水涟涟。

 


班主任白云老师发言

 

 

英语老师杨向荣发言

 

 

物理老师谭复能发言

 

 

现年92岁的体育老师高树显发言

 

       1996年,石林育才创办了首届高中,招收高中文、理科补习班各一个。就是这一群学生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冒着社会对民办学校当时还属于稀有之物的新生事物的种种非议,来到了石林县一个叫小滑坡的县城郊区,开始了决定他们人生际遇的学习生活。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开展建校劳动,当遇到旱季缺水时,还要到两里外的地方去挑水,披星戴月,肩挑背磨,同学们一个个在所不辞,很有点当年南泥湾的况味。

 

 




座谈会场景

 

       昔日的班长,今天的同学会主持人王卿,和同学们回忆起过往的峥嵘岁月,仍然是满面春风,没有一丝的抱怨。现在作为昆明三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总,他认为那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就是来感谢育才对我们意志和学业的培养。”当同学们观看了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电视专题片《办真教育,育真人才》后,同学们身同感受地说真没想到当年的育才从一颗幼苗,成长为了今天枝叶繁茂的大树。他们深为母校的蓬勃发展而自豪。

 


齐唱《育才校歌》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向同学们赠送了反映集团发展史的39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育才精神育才人》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致辞全文另发)。他在致辞中引用了《育才精神育才人》一书中的一句话:育才像一条河,曲曲弯弯;育才像一条路,坎坎坷坷;育才更像一团火,熊熊燃烧。郭跨存董事长从“感谢”、“汇报”和“祝愿”三个方面表达了参加这次同学会的感受。

 

 

观看云南育才教育集团电视专题片

 

       曾经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白云老师感慨颇深。他深情地回忆了当年和同学们一起艰苦奋斗的经历后说,一个学生的成功,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而一群学生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肯定有学校教育的烙印。同学们走到今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与当年学生时代的砥砺奋进不无关系。当年的任课老师杨向荣、谭复能、李剑平和后勤主任文自荣也发表了感慨,特别是当年被称为“高教官”的体育教师高树显,今年已经92岁了,他也亲临会场发表了感言。

 




部分同学发言(一)

 

       在同学们的自由发言中,来自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的槐永宏说,“我们在小滑坡求学的时间虽然短暂,仅仅一年的时间,但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却是不可磨灭的。老师们不但教会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可以说‘敢于吃苦’的精神,我就是在那时养成的。” 杨跃诚在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工作。他表示对当年学校那一种老师和学生亲如兄弟姊妹的融洽关系特别地怀念,现在的学校很难找到师生同吃同住同乐、水乳交融的关系了。杨和平是石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他认为“在小滑坡的日子,虽然生活艰苦了一点,可我们的内心却是在老师的关爱下和自己的刻苦学习中,一天一天强大了起来,总感到那些日子是十分充实的。” “我虽然在育才只读了一个星期的书,可是在小滑坡一个星期的所见所感,足以让我震撼。可以说是在育才学校的一个星期,影响了我一辈子!”说这话的是从弥勒县赶来的云南国惠农业投资产业公司的李天龙。

 




部分同学发言(二)

 

       无论是来自云南省地震局的付云文、云南省桥泰国际旅行社的杨宏歆、石林县人事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的袁明辉,还是来自石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段建明、泸西县旧城中学的管云峰、石林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刘琼梅等同学,他们的发言都深情回忆了当年在小滑坡求学的点滴生活,共同表达了对育才,对郭跨存校长和老师们的感激之情。有的男同学在发言中几度哽咽,差点说不下去了,有的女同学更是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

 

 

欢庆重逢

 

       气氛热烈的座谈会一直开到了下午2点多钟。午饭后,同学们参观了育才书院和小滑坡石林育才学校旧址。在育才书院,郭跨存董事长介绍了育才书院对保护和研究育才文化的意义。在小滑坡,同学们找到了当年的教室和寝室,纷纷驻足留影。来自昆明卷烟厂的马云伦同学说,“这里的一切留下了我们太多的青春记忆。” 晚餐后,同学们整齐地排着长长的队伍,捧着《育才精神育才人》一书,请他们的班主任白云老师和书作者任正铭签名留念。

 

       相聚总是短暂的。同学们在一天的聚会中谈师生情,话同窗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有人提议5年以后大家再次相聚,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成。

 

(任正铭/文图)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