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调研显示:七成未成年人网瘾矫治没有效果
【字体:
调研显示:七成未成年人网瘾矫治没有效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9

    社会上的网瘾矫治机构不但资质混乱,矫治方法也不尽合理,参与网瘾矫治的未成年人中约有七成根本没有效果。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首届青少年网络素养知识竞赛启动仪式上获悉的。

  矫治机构认证五花八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全国65家网瘾矫治机构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这些机构的审批部门五花八门,既有教育部门、工商部门,也有团组织、卫生部门,还有民政局和文化局。其中,有多家机构获批准或注册的经营范围与网络成瘾矫治不相关,比如智能开发培训、社会经济咨询、计算机技术开发、咨询及相关业务培训等。

  资质认证混乱,师资也良莠不齐。多数网瘾矫治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只有少数工作人员,而且缺乏专业背景。一些机构使用了夸大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认证资格,比如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培训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督导等。

  据介绍,寄宿制矫治机构每月平均收费3134元,其中最高的达到每半年收取28600元,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机构每小时收费100元至500元不等。由于还要额外支付医药、检查等费用,参与矫治者实际花费往往要超过机构公布的收费标准。

  封闭管理带来负面感受

  调研发现,多数未成年人不承认自己网络成瘾,是被父母采取欺骗或者强制方式带到矫治机构的。而多数机构采取的封闭式管理,则给未成年人的心理带来较多负面感受。

  矫治机构大都设置了围墙,有的甚至装上了铁丝网,或者挡上了窗户,并在楼道中安装了铁门,由专人看管,防止接受矫治的未成年人逃跑。一名参与网瘾矫治的未成年人形容:我来了之后感到像坐牢一样,很不爽。

  不仅如此,网瘾矫治过程中还存在着惩罚现象,比如将未成年人连续数天单独关在一间小黑屋中,用高强度的俯卧撑、跑步、站军姿等手段进行惩罚,用戒尺等工具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强迫未成年人进行严重超负荷的行走,让抽烟的未成年人吞食烟丝等。这些惩罚手段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矫治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缺乏对网络成瘾的科学认识,多数矫治机构的矫治效果并不理想。

  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机构矫治方法和矫治理念简单。有的只是单纯进行心理咨询,有的只进行军事训练,有的只是说服,还有的只强调感恩教育。而多数机构自报的治愈率偏高,有的机构甚至称高达百分之百。本报记者 贾晓燕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