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
【小编说说】
有一则古代笑话,说的是断句的妙处。把“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改动标点符号就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句子表达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固然大家都知道民办学校巩固学生在校率的意义,所以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个“改动标点符号”的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他们生成自身的个性都有复杂的原因,要引领和助推他们健康的成长,“对症下药”就成了关键词。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的王熙凤老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不同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结,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试想如果每一个学生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们还舍得离开学校吗?
王熙凤老师近照
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靠的就是招得到学生和稳得住学生,能稳住学生就意味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能招到学生说明学校的口碑好,办学信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生源、教学与服务质量是民办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的条件。那么在我们的稳定学生中,又应该怎么做呢?
家住昆明阿子营的陈晓(化名),原是一个活泼可爱,很有艺术天赋的小男生,是我们学校的招牌艺术天使。自从他爸妈离婚以后,他变得焦躁了,还决绝地放弃了学跳舞的机会,学习上也懒散了。课间休息,还时不时地在教室怪叫几声,我发现他把不时的怪叫当作了情绪发泄的方式。有一天陈晓对我说晚上睡不着,能不能到我的宿舍看看书,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之后在和这个孩子的接触中,我慢慢地开导他,告诉他生活是自己的,父母有重新选择幸福的权利,自己要学会面对人生的坎坷。接下来孩子竟把我当作了他的“哥们”,对父母什么吐槽的话都给我说。可能是吐完了槽,内心感到轻松了许多,孩子又重新热爱上了学习,回到了校园舞蹈队。后来他父亲说因自己的工作原因,希望陈晓转学,可孩子总是执意不从。
因陈晓的事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我班上28名学生中竟有18名孩子属于离异家庭。说实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面对这些自卑、沮丧、心里不踏实的孩子,我把班级建设当作是孩子们的家来打理。从衣食冷暖上关心他们入手,在心理健康上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快乐地独立成长。
张强(化名)是三年级下学期加入龙泉育才的学生,由于父母的离异,本该判给爸爸的他执意要跟妈妈生活,这下加重了他母亲的负担。但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他母亲就把孩子送到我们龙泉育才学校。听张强妈妈说,孩子的逆反心理特严重,动不动就和会和人吵架,包括父母。我就对症下药,对他关爱有加,时常提醒他吃好穿暖。当张强生病时,我赶快带他去医院或通知家长,让他真实感受到老师时刻就在他的身边。他的妈妈曾这样写到:在龙泉育才一年之内孩子有了很大的转变!10岁的他学会了独立,不但学习进步了,还能体谅妈妈的辛苦,只要看见我难过,他都会安慰我,说妈妈不要难过,一切都会好的。孩子还会自行安排时间做作业,自己检查!孩子说是老师教的,要孝敬父母,替父母分忧!真的让我太感动了。让儿子进龙泉育才,特值!正是老师无微不至的的爱心付出,让孩子在学校能够快乐地成长。这学期张强的妈妈还把张强的小表弟介绍到了学校附属幼儿园就读。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王熙凤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离异家庭的学生大多不论从思想教育还是学习上,他们的抵制性强,在成长的路上难免走得要艰难曲折一些。但是作为云南育才的老师,我是誓不言弃,用对学生的爱心和对事业的忠诚,静等花开。学生进步了,我就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像王文(化名)妈妈所写给我的话一样:孩子读一年级时,顽皮、难以驯服。去年暑假还从自家三楼掉下来,险些丧命,面对他的桀骜不羁,我们非常担忧。我认为,教孩子如何做人比教孩子如何成才更为重要。一个没有规矩,没有教养,没有礼貌的孩子就是学习再好也不能算是个人才。选择了龙泉育才学校,孩子现在变得有礼貌了,勤快了,周末回家会洗自己的衣服、鞋子,还会主动帮大人洗菜、洗碗、扫地等。我知道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对他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开展的“五会”修炼学习。我们一家非常感谢龙泉育才老师对孩子的辛勤付出。
读着家长的肺腑之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担心学生的流失呢?
(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 王熙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