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育才的精神 育才的人
【字体:
育才的精神 育才的人
作者:李正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9

——读石林育才教育集团教师论文集有感

李正滋

 

石林育才教育集团邀我为教师论文集作序,对此既兴奋又怯懦。因为在多年从事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中,喜欢阅读一线教师写作的心得和论文,但阅读民办学校教师写作的文章却很少,所以“作序”实不敢当,写点感想尚可勉强为之。

自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制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确立以来,所有学校均有对教师晋升职务必须撰写论文的制度性要求,而且很多学校又把教师每年必须写作一篇文章纳入绩效考核。这种制度和机制是很好的,但将教师写作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论文当作非常重要的事情,像石林育才教育集团作的这么认真,这么地道却并不多见,着实令我感动。

其一,主题特别鲜明。育才集团近三年来,秉承陶行知先生“办真教育,育真人才”的教育宗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课程改革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将自主、合作、探究贯通于“预习、展示、反馈”全过程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自治、智育自学、体育自强”的“三自”治学方略,收到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的积极成果。集团所属的呈贡育才学校、四川宜宾育才学校、上海青浦育才学校等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排在当地基础教育的前列,龙泉育才学校在昆明盘龙区民办学校中名列前茅。为了总结学习“洋思、杜郎口”活动中的成果,育才教育集团以感悟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为主题,组织全体教师撰写心得和论文。由于主题鲜明,价值取向正确,要求以实践中的事件和感悟为素材,所以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就有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特点。

其二,注重过程。此次论文征集活动历时一年半,先后经历了组织动员阶段,教师选题撰写阶段,对所有征集文稿进行网上检索阶段,评选后返回作者再修改阶段。到此过程并未完结,将刊印的论文集作为校本研修的学习材料纳入集中培训的内容,组织集体交流,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鼓励教师读书写作的奖励条例,拟定进一步开展学习“洋思、杜郎口”深化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与写作计划。这种“追求结果,注重过程,务实落实”的作风也令我感动。

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文章本身传递出的大量信息。

育才集团的教师确实有一颗教育大爱之心。曲靖石林育才学校关柱才老师在《让校园充满爱——民办学校问题学生转化刍议》的文章里,列举了五种类型的问题学生,一是家长“管不了”的学生,调皮、成绩差;二是家长忙于生意“管不到”的学生;三是家长有钱“不会管”的学生;四是公办学校教师“不爱管”劝退出来的令人“头疼”的学生;五是继父继母都不爱的“失爱”的学生。由于他们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们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正如一位曾想“自暴自弃”的女生所言:“老师,你别管我了,我犯得错误太多,连我的父母对我失去信心。”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学生,老师和学校的众多的班主任从五个方面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一是充分了解和研究问题学生;二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转化问题学生;三是用无私的爱去感化问题学生;四是尊重信任问题学生;五是引导问题学生自我教育。学生王燕(化名)从一所公办学校而来,到校第一周就动手打同学,几次抽烟被抓住,硬办法软办法都用了就是不见效。一次收假不见王燕回校,电话询问其母说是生病在家。第二天,老师买了水果,带着王燕同宿舍的两位同学前去探望,家长感到意外,王燕眼中也盈满了泪水。交谈中,家长讲出了真情。王燕有一次忘了交英语作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仅辱骂奚落,把她的眼镜盒给砸烂了,还把她赶出了教室。从此,王燕怨恨老师,放弃学习,成绩下滑,进网吧进歌舞厅与社会的小青年混在一起。老师无法,劝她转学。了解了王燕的真情之后,老师经常和她谈心,把她构思新颖的作文作为范文推荐给全班同学,任命她当语文科代表,推荐她的美术作品参加全国大赛,一点一滴的帮助她找回理想,使其喜欢学习、自觉自律。王燕从礼貌到习惯,从言行到学业都一天天在变,毕业时以553分的成绩被市属高中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哭了。第二天,全家人把一面写着“回头浪子,敬谢师恩”的锦旗送到了学校。

育才的教师学“洋思、杜郎口”重在学精髓,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学,在学的过程中解决自己的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机械地照搬。龙泉育才学校黄振兴老师在《谈谈集体备课》一文中,特别赏识洋思中学集体备课老师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有效。集体备课主要是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抓住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将“以学定教”、学生“有效参与”,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要求得以落实。对照自己的实际,黄振兴老师提出要克服存在于集体备课中的四种现象,主张集体备课教师要真合作探究,否则就谈不上“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适应本班学生,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而生搬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预案,“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注重课前集体备课,也要重视课后集体“反思”交流,“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

宜宾育才学校刘小琴老师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文中围绕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思想——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会,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的要素。一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教学方法在我心中”。二是需要高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向互动内在结合。三是需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提出问题要有必要的等待,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不要“提出问题后很快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到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四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展示了成功,才能激发兴趣,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五是需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智慧的生成。“能力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过程中由我们教师去开启、丰富和发展”。六是需要“和谐的课堂”,言语上的和谐,时间上的和谐,交往上的和谐,进度上的和谐。七是需要课后的反思,反思的侧重点是“怎样教才利于学生学,教得好是让学生学得好”。

呈贡育才学校黄华容老师在《洋思模式下的生物课堂如何让问题充满学生头脑》的文章里提出,要完成一堂完整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目标思考题的设置是枢纽,它是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保障。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准确性、科学性、启发性、新颖性、艺术性和灵活性。在检测自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不能一味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其能力。为此,谁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谁就受到表扬,谁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回答,说明谁的思考有深度,就给谁加操行分。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哪怕是浪费时间或是错误问题,也表明学生通过自学后能进行思考,已向真理迈进了一步。这样才能培养出敢问、乐问、善问的学生。

育才集团的教师在学习“洋思、杜郎口”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教育理念方面的升华,而且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上海青浦育才学校殷道勇在《以疑促导在洋思教法中的运用》文章里,针对语文教学中先字词后理解的一般程式,提出不能忽视学生预习自学中的质疑性问题,应以疑促导。为了说明这一观点,老师回忆过去在《永生的眼睛》教学时,导入之后曾提出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吗?”一位学生问:“眼睛为什么会永生。”又一位学生问:“谁的眼睛永生?”学生既然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就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但受程式化影响,把学生的疑问搁置起来,照预设的步骤先字词后语段……往下走。通过学习洋思学生会的不教,不懂、不会的才是师生需要探原则,将的程式调整为导入新课→提出疑题,调整预设问题→确定目标→将问题转换成自学指导的新的以疑促导的自学指导模式。运用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调整和转换问题,以及添加学习要求。

曲靖育才学校母海彦老师在《浅谈洋思教学中的朗读策略》一文中提出“我们在运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时,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越来越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倡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和多元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体验课文的情境,在读中品味作者的语言”。

宜宾育才学校兰盛芬老师在“重视数学教育,教会‘使用猎枪’——谈谈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文章里,概括出重视数学教育应遵循一条线索——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探索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树立得分意识。沿着这条线在数学教学中突出一个“变”字,教会学生使用猎枪即指导数学学法——自学每一个例题,快速阅读教材理解大意,不求甚意;精读教材,不漏掉任何细节,突出思维的严密性;于无路处找路,做一个例题想一百种解法。想一个难题,最多不超过10分钟,想不出来就复习,就请教老师。文理双全、双管齐下,教会学生写“数学和后记”,收集并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大量练习,写“错题集”,不做没有答案的资料。告诉学生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总之,育才教师学习“洋思、杜郎口”不是“东施效颦”,而是既认真学习精髓又创造性地发展。这是最值得赞许的。

当然,育才教师的写作也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是语文教师写作的文章入选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这种现象既正常也不够正常。二是多数文章的写作显得比较匆忙,议理说明不够充分,所举实例比较粗放。这两方面问题,固然同工作任务重,时间不充裕有直接关系,但是同平时注意点滴积累习惯的养成也有关系。教师不仅是历史的、当代的优秀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技术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而且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只要将解决现实问题的感悟,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加工制作,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就一定能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好文章。

 

(作者系集团专家、原云南省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昆明学院教授)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