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图文]咱们的老刘师
【字体:
咱们的老刘师
作者:李少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9
      说起刘万刚师傅,在咱们曲靖育才学校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一个忠厚勤恳,无私奉献的老人,在食堂、在厕所、在采购路上,每天都有他辛勤的身影,曲靖育才学校的师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咱们的老刘师”。
      说起老刘师,我与他相识是我刚来曲靖育才的那些日子里,一位和蔼可亲,操着川味较浓口腔普通话,看起来有些憨厚而亲切的老人。步入曲靖育才之初,白天我看到一位忙碌的厨师,娴熟地给师生们增加可口的饭菜,晚上大家都休息后,厕所里又有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那依然是老刘师的身影,那是他在打扫学校公厕男厕的卫生。前些日子我到他家采访时,当我问及他这么多的工作辛苦否,他只是冲我笑笑说:“没啥子说的嘛,那是我应该做的!”老刘师不但担任食堂的打饭菜工作,还是食堂的面点师和采购员,我们吃着他和同伴做的面食而啧啧称赞时,他只是冲我们淡淡一笑。每天早晨六时左右食堂的灯亮了,那准是咱们的老刘师又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工作。我就是一个善于早起的人,没想到,老刘师起得比我还早,经常碰上他与他问好时,他都是要去食堂为全体师生做早餐。
      谈到老刘师在学校的十三年,真是不容易,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要担当如此多的工作任务,十三年一直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特别是近几年,食堂工作人员减少,工作任务又增加了不少,但那个忙碌的身影依然如旧,起早贪黑,忙完了食堂的早中餐后,没来得及喘息,又与另一名采购人员一起上路了,顶着骄阳,冒着风寒雨露,十三年来,每天都这样踏着三轮车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无声无息,默默无闻,近五万公理的采购路呀,是绕赤道一周有余。真好,这一切,让我想到了那一篇《育才人在风雨路上》,真是感谢咱们的老刘师。
      两年前的富源招生路上,加深了我对老刘师的了解,两天多的日子里,旅途的颠簸与劳累,让我对老刘师多了一层相知。记得当时和我负责富源下线招生的一位老师因临时有紧急之事不能与我前行,正当我焦急不安时,细心的老刘师看在眼里,问明情况之后,他主动要求与我同行。当时的我心头不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但考虑到他年纪大,血压高,身体不好,委婉拒绝了他,但他的一句“没啥子嘛”和那双企盼的眼神与诚恳打动了我,我不得不很自然地同意了他的请求。富源下线的招生路,漫长而曲折,记得出发那天,经过一天的奔波,晚上将近十点钟,才赶到目的地富源县十八连山镇雨旺。匆匆下车,匆匆寻找住宿之后才找到一家简陋的餐馆,用几样当地特色小吃来充饥。当时,我心中十分不安,又是老刘师的那句“没啥子嘛”安慰了我。那几天的日子里,又是发招生报,又是挂布标,又是向家长解答,真的很累,吃的住的既简单又简陋,不过有了老刘师的相伴和闲暇之余的谈笑,心中宽慰了许多,记得在返回曲靖来的路上,因为在富源县大河镇挂布标时遇到了麻烦,所以那天返回曲靖时又是晚上十点多钟了,但老刘师没一句抱怨,只是淡淡一笑和一句“没啥子嘛”至今记忆犹新,令我感动不已。
       在曲靖育才的每一天里,一位忙碌而浑身透着劳动者气息的老者,从清晨到夜晚,从春夏到秋冬,十三年来,他告诉我们,什么是育才精神,什么是育才人,什么是希望。真的,在育才的每一天里,我都被感动着,因为像咱们的老刘师这样的人真是太多了,正是因为这些咱们育才人,托起了明天太阳的一群追梦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我们只有努力,只有风雨同舟。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