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成  长
【字体:
成 长
作者:杜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9

上海青浦育才学校  杜丽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一直让我爱不释手,每次阅读都被李镇西老师那平淡而又朴实的话语所折服。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和他那和谐的关系,用我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手段相比,就只有叹息的份,因为刚参加工作的我有时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解决学生问题,再加上容易上火的脾气。哎,或许我根本就不是当班主任的料,甚至老师都不适合当。然而前两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改变了我的想法。

在周一午休时,搭档冯老师说了一个让我心跳加快的消息:中午我班的小杨和小刘打架了。具体原因是因为小杨放在小刘那里的15元钱被花光了,所以两人就打起来了。但是小刘却说那钱是小杨偷小店的。我很吃惊,虽然小杨小错不断,但是从来没有听说有偷东西的坏习惯啊。气得我马上就冲进了教室,然而整个教室安安静静的,所有学生都睡得很香甜,在犹豫要不要叫醒小杨的时候我在教室转了几圈,最后还是轻轻地退回了办公室。

对于每天午休都睡觉的我而言,却怎么也睡不着,偷钱可以说是最不好的坏习惯,也是犯罪的开始。大部分小偷都是在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小时候小偷小摸,随着一次次侥幸的成功,胆子越来越大,长大后就为非作歹,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所以小错一定要及时改正,在萌芽状态就进行扼制,不然时间久了偷盗欲望就无法控制。但是每个人都有想据物为已有的贪念,成人可以用自己的自制力来克制自己,但是小孩却不行,所以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就像只有被仙人掌的刺扎过之后才知道那个东西不能摸,摸了会有多痛。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至于把他们想得十恶不赦。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他们肯定不愿意让他们的父母知道,就像在家里犯错了也不希望老师知道一样的道理。他们想在父母,老师的眼里有个好的印象。所以我决定暂时先不要告诉他们的父母,等看他们有没有改正。(但先不能让他们知道)

打定主意后午休也结束了,我再也坐不住,直奔教室开始了解情况,但是在与小杨的交谈中,无论我怎么问,他都说是他过年的压岁钱借给小刘的。难道小刘撒谎了?于是我找到小刘了解情况,可他还是说钱是偷的。面对着钱的两种由来,必然有一人撒谎了,怎么办呢?

看来得动脑筋了,我把小刘带到一个小杨能看见,却听不见我们谈话的地方,再次了解情况,以便让两人都产生心理压力。之后再把他们带到一起询问钱到底怎么来的,可还是两种结果。于是,我让他们讨论一下,统一口径,而我则回避几分钟。最终,小杨羞愧地说出:“钱是我趁小店主人不在时偷的,因为害怕不敢带回家,所以放在小刘那里,结果被他花掉了。”这时候我又生气,又感动,气的是他竟然偷东西,还撒谎,感动的是他最终还是有勇气地承认了。

经过一番的分析,认识错误,并经他们的再三请求不要告诉家长后,我们达成共识:

1 暂时不告诉家长,但是要尽量争取在今后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他们操心。

2        既然错了就必须承担造成的后果:小刘还10元,小杨5元。因为他们不可能一次性拿这么多的钱,所以在每天的零花钱里自己扣1元存放在我这里,等钱凑齐时,在我的陪同下还给小店,并向他们承认错误。

3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想要的东西。

到今天,他们共交了4元,每天早上几乎刚到学校就找我交钱。所有的人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每天一大早就有人送钱呢?呵呵。我也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在没有告诉家长的情况下,能不能给他们一次有关道德的教育。然而,正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用爱去教育孩子。”“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让他们在父母跟前抬得起头来,也希望能明白我的苦心,记住这个教训,在今后能好好摆正自己的道德底线。

  

 

    后记:

          再次读自己的这篇文章已经是时过一月。也凑巧,正好他们把钱凑齐了还给小店后,稿子又回到我手中。或许很多人不相信,他们就为了存这15元钱整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其实他们也可怜,平时都没有零花钱,只有在他们的父母上夜班不能为他们提供早餐时才有2元早餐钱。所以他们隔一周才能节省一元钱交来。但我不能心软,否则是害了他们,只有焦急地等待着。

     直到昨天,我的笔袋终于凑齐了15个“钢蹦”,于是顶着31°的高温跟着他们来到小店。我让小杨先侯在外面,自己和老板先谈事情的经过。因为我在事前也想过,万一老板不能原谅他,怕给小杨带来不好的阴影。刚开始,老板很惊讶,想不到老师会亲自去道歉。所幸老板十分开明,再加上我态度的诚恳,所以他原谅了小杨。这个时候我才叫小杨过去,本来一路上和同学说说笑笑的,可一进小店,或许是因为羞愧吧,眼泪“哗”的就流了下来,泣不成声地请求老板原谅,并保证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老板人很好,他也被感动了,还安慰小杨别哭,告诉他只要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好孩子。并当场承诺不张扬此事,保护孩子今后的名誉。

回来的路上,尽管我穿着高跟鞋,烈日炎炎,可我却浑身轻松,走得轻快。我想,对比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艺术,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可能很不科学、很不完美,但它会永留我心中,不断感化自己、勉励自己,追求卓越。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