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总部 关柱才
实践行知思想,推行“四自”教育,这是集团始终坚持的核心文化理念之一。德育自治,作为“四自”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集团高度重视。集团各校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生自治模式。集团学生自治的成绩令人欣喜,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集团学生自治的现状和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分析,请集团全体师生批评指正。
一、集团学生自治现状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各校建立了两级学生自治组织。呈贡育才、龙泉育才、曲靖育才、宜宾育才均以学生会形式建立了校级学生自治组织;昆明五华育才以少先队大队部形式建立学生自治组织,以红领巾监督岗形式检查督导各中队执勤情况;各班以班委会形式建立班级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治干部经推荐或竞选。呈贡育才在各班推荐的学生会成员中由学校团委选拔合适的人选代理学生会主席及各部部长、副部长,在工作中实际考察两个大周,再任命或撤换;昆明五华育才在各班推荐的大队委成员中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产生少先队大队部负责人,竞选产生的大队委在全校大会上做了就职演讲。各校的学生自治干部的选拔和任用都充分尊重了班主任和学生的意愿,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选贤任能;呈贡育才岗位试用的干部考察方法能够检验预选干部的实际管理能力,值得其它学校借鉴和推广;五华育才的做法比较规范,既引入了现代竞争机制,又锻炼了大队干部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2、学生自治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发展。通过学生自治,我们看到各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薄弱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3、学校自治工作分工合作,管理有序。各校德育主任亲自抓自治工作,再把具体的指导管理进行具体分工,使学生自治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责任明确,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4、班级自治落实到位。呈贡育才学校各班班级自治已经走上正轨,班委分工明确,小组合作竞争,夕会点评务实,班级管理民主,班风普遍较好;宜宾育才兰盛芬老师和许华老师班级自治责任落实,指导到位,班风纯正,学风浓厚,成为私立宜宾育才班级自治管理的两面旗帜。五华育才罗秀娟老师从三年级开始指导班委和中队委管理班级事务,组织主题班会,现在,该班主题班会组织严谨,特色鲜明。
(二)存在的问题
1、自治组织有待健全,自治管理有待规范。个别学校没有建立健全四三自治组织,学生会一般设五部一站或六部一站;班级自治组织一般沿用原来的班委模式,未设培训组织和矛盾调解组织。校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五花八门,有的各部站全部由团委书记管理,有的全部由考评老师管理,有的分别由团委书记、教务主任、艺体组、考评办管理。
2、对学生会干部缺乏规范的考核激励措施。对学生会干部及成员没有具体的考核量化办法,一般在学期末对优秀学生会干部表彰一次,要么表彰面过窄,要么对学生会干部全员表彰,对学生会成员激励作用不大,学生会干部积极性不高。
3、班级自治缺乏创新,放手不够。多数班主任还是按常规模式组建班委,未能尝试设立各类项目组。班级自治仅限于教室、公区、餐区、宿舍“三区一舍”卫生纪律管理,没有对“32·33·文·卫·安”组织全方位自治。
二、问题产生的诱因
1、对学生自治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集团在2010年暑期培训时下发了《德育工作手册》,但只限于参加培训人员,其它班主任和教师对德育自治的理念和方法缺乏了解,因此在自治方面还是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
2、对学生自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较少。各校盯着课堂抓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自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自治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学校对学生自治工作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规范的考核,在经费预算时没有考虑学生自治经费的划拨。
3、部分学校对夕会点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呈贡育才每天夕会定时巡查督导,因此有效地促进了班级自治的开展。宜宾育才开展校园直播,在夕会点评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个别学校对夕会点评缺少要求,缺少考评,不重实效,不敢放手让学生点评,还是习惯于教师的一言堂,有的还把夕会点评搞成违纪学生“批斗会”。夕会点评应该是一种班级管理的全方位的自检自省自我肯定过程,应该是班级全员积极参与的一种家庭式的激励与研讨的班会形式。如果夕会还是以班主任个人发挥为主,那么学生的“自治自理”又何以彰显呢?
4、班级自治停留在管理层面,未能从班级建设的角度思考和实践。我们长期习惯于要求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是学生长期处于“被自治”状态,未能真正把班级自治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调动和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班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
三、学生自治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还自治与学生,才能有效改善学生自治现状,促进学生自治工作良性发展。为此,我们可以思考从以下方面改善自治工作:
第一,构建科学、规范、民主、人文的集团学生自治标准。我们应认真总结各校多年来学生自治的经验,拟制一套科学、规范的学生自治标准,从自治组织体系、自治操作体系、自治考核体系全方位构建学生自治标准,使集团学生自治走上系统化、规范化运作的轨道。自治标准应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发展。
第二,加强对学生自治工作的指导和研讨。我们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各校学生自治管理人员、学生会干部、全体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和考核,使学生自治管理人员和学生会干部对学生自治的理念和方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明了各自的自治操作程序,从而有效地开展自治工作。我们应加强自治交流与研讨,及时推广各校自治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共同研究自治中出现的问题,一推动自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班主任例会可以考虑改为班级自治研讨会,让大家分享经验,研究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把学生自治与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由层层管理向自主建设的方向转化。学生自治和班级自治做到人性化、生活化、细节化,从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自治的重要,体验在自治中成长的快乐,使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强化,从而自觉主动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第四,加强夕会指导,提高夕会点评实效。学校应该在作息时间表中明确规定30分钟作为班级夕会点评时间,从制度上为班级夕会点评创造条件。德育处应加强对班级夕会点评的指导和跟踪检查考评,指导各班改变夕会模式,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夸夸自己的同伴,夸夸自己的进步;杜绝夕会变成班主任的“一言堂”,杜绝把夕会开成班委的权威显示会,杜绝把夕会开成“批斗会”,保证夕会点评的民主性、人文性和实效性。采用夕会专人巡查、领导抽查,德育处每周检查班级夕会记录等方式保证夕会时间专时专用,夕会点评科学民主。
学生自治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是树立良好班风、校风、学风的主要途径,我们应积极打开心智模式,不断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落实每一个细节,才能使学生自治工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育才集团的特色化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