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石林实验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字体:
石林实验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历经10年励精图治,石林育才教育集团重返发源地石林彝族自冶县二次创业。在县政府的真诚支持下,以民办公助形式创办优质学校——石林实验学校,使之成为当地办学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精品模式。

    10年前,从石林县起步的石林育才学校,适应当时该县教育资源短缺、人民群众送子女读书愿望强烈的需求,坚持大众化办学,艰苦创业、“不为钱财为育才”,积极探索民办教育低收费、高质量的办学途径。创办的我省首个民办教育集团,形成省内10余所学校、上万名学予的规模,资产比办学之初增长了830倍,培养毕业学牛近6000名。“九五”以来,两届省委书记前往集团:学校调研考察,云南及昆明两级政府特奖励100万元支持办学。

    去年以来实施的二次创业,是石林育才教育集闭审时度势,抓住我省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实现的一次高起点发展。以民办公助形式创办的石林实验学校,既实现了政府支持下的办学体制创新,又借助了民办教育灵活的管理机制,是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政府与企业携手打造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新突破。

    高投入、高标准、高起点是石林实验学校对集团以往办学模式的创新。植根于石林县新区的实验学校,总投资达12亿元,占地200亩。已建设起18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综合楼、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等后勤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全校90余名教职工中,50余人是经招聘的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师资。去年秋季首批招收的917名学生,也是从2300多名报名者中经考试选拔而录取的。石林实验学校创建之初的“三高”模式,得益于石林县政府在建设用地、贷款贴息及师资政策上的真诚支持。目前,学校建设用地是政府投入征地费用后,以优惠价格出让给育才集团的;为减轻贷款建校压力,政府专门拨出500万元资金作为贴息;同时,学校招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由县政府提供150名公办教师编制,并解决编制内教师的工资及相关待遇。办学体制的创新,渊动了石林育才教育集团创办优喷学校的积极性。目前,集团已投入近5000万元进行校园基本设施建设,短短118就完成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办学目标。

    低收费、优管理、高质量则是石林实验学校对集团成功办学模式的继承。以大众化办学为特色的石林育才教育集团之所以在十年间实现跨地域、规模化办学,低成本扩张带来的低收费、科学管理机制和注重质量是重要原因。石林实验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大大降低了“三高”的自身成本,也使低收费的模式得以延续。目前,该校小学及初中的学费和住宿费,远低于同类民办中小学,而且不收任何建校费。在管理机制上,学校由全国优秀教师、昆明市十杰园丁之一的董金臣出任校长,继续采取该集团已实施多年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和绩效挂钩的“三制”管理模式。校长拥有自主的人事权、财权和招生权,学校从副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到教师全部实行层层聘任制,变宝塔式管理为扁平式网状管理,从而达到全校管理无盲点、无空白。同时,在集团的支持下,学校每年没立了教师人均不低5000元的奖励资金,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

    体制的创新和机制的激活,使石林实验学校创办不列一年就亮点频现、200410月,在石林具举办的全县教职工“关爱学生、从我做起”大型演讲比赛中,学校派出的泰林红、赵艳两位教师,以出色的演讲,分别获得中学组和小学组第一名。当年11月份,赵艳老师参加昆明市语文学科教学大赛,以突出的成绩夺得第一名。在全县第一学期统考中,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均取得较好成绩。初一年级7个统考学科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一,总分前10名的学生中,实验学校就有8个;初二年级8个统考学科,有6个学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初三年级7个市统考学科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一,全县总分前10名中,实验学校学生占7名。不久前结束的石林县中考模拟考试,在该县64个班3100名参考学生中,石林实验学校个班级57人参考,成绩居全县前10名的有6人,前50名有24人。,2004年,石林实验学校被石林县委、县政府评为“石林县首届十大明星企业”。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