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名同学参加中考,获600分以上成绩的有26人,占本校考生人数的46%,占全县获600分以上人数的38%,总平均分达592.6分,超过众多昆明一级完中录取分数线,最低分537分也达到县内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升学率达到100%,其中有11人被昆一中录取,3人被昆三中录取
时而阳光灿烂,时而细雨连绵,一切似乎都那么富有诗意,这般沁人心脾的气候,中考后的学子们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中。从中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起,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的所有工作人员、石林实验学校的所有教师、以及悬着心的初三学生家长们,总算深深的喘了一口气。石林实验学校有57人参加中考,其中26人的成绩超过了600分,总平均分名列昆明市第一,11人被昆一中录取。一个来自石林实验学校的高分神话,给云南民办教育的历史圈点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些社会各界人士也对石林实验学校高分背后的故事开始了探寻。
“石林实验”抢占头榜
拜读“石林实验”高分神话
一份来自石林实验学校的中考成绩(新教材考题,总分660分)数据显示:总平均分592.6;600分以上26人,占考生人数的46%;520分以下零人,100%升学率。此外,其单科成绩平均分均高于整个石林县的中考平均分。
石林实验学校如此突出的成绩,不仅在云南的其他兄弟民办学校中遥遥领先,且让许许多多的普通公办学校望尘莫及。一位在普通公办学校执教了20年的教师得知石林实验学校的中考成绩后这样赞叹:“那些孩子真了不起,当然,还有那些老师,他们干的不错。育才(集团)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
细细数来,云南民办教育的市场化道路走过了10个年头,尽管过程中的曲折磨难依旧让我们隐隐作痛,然而面对这份来自石林实验学校的这份充满传奇色彩的成绩单,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这个神圣的舞台上,民办教育的角色光芒将照亮更多人的希望和梦想。
还需要标榜吗?当一个神话被民办教育那羞涩的母体孵化出来时,一种历史将在这里来个象征性的转折,走上一个标志性的台阶,此时此刻,我们只有怀着一种崇敬的心理,拜读一个民办学校创造的神话。
爱孵化的高分神话
石林实验学校是2004年由石林教育集团携手石林县政府强势打造的新型民办学校。一所耗资过亿的中小学校,它的建筑规模、硬件水平以及各方面系统的现代化程度,都可以让人们领略到民办教育事业正高歌猛进的步伐。
置身石林实验学校美丽舒适的校园,在感受过一种建筑美学之后,记者的思绪开始沉重起来石林实验学校的高分神话,除了依靠其优越的教学条件和不断优化的师资队伍,一定还有其他的什么力量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石林实验学校的校园里行走,你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主动地向你打招呼问候,让你感觉被一种亲切而热烈的气氛包围。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刚从山里走出来的,你却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的羞怯。是什么让这些山里的孩子这么快就脱胎化骨,懂文明懂礼貌?“是爱”,一位石林实验学校教师的回答简短得出乎记者的意料。但也就是这个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精神的字眼,顿然解开了起初记者对高分神话许许多多的猜想。
至此,记者对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爱心育人”的人本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爱,学校运转的轴心;爱,是教与学结成的纽带;爱,是师与生同握的杠杆;爱,是心碰心的火花。”可见育才集团将爱的根本深刻地植入到其教学理念和实践中去。
在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的治校方略里,除了“爱心育人”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深刻、运用科学的模式,但在对石林实验学校今年初中毕业班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道出了他们的分数是育才的“爱”浇灌出来的。“爱给了我们信心,爱给了我们勇气,爱让我们健康成长。”
学生们还告诉记者,在石林实验学校,爱不是一个拿来传播的口号,它全部的内容就是关怀和帮助,校长的帮助,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这样一来,一切可能的干扰都烟消云散,我们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好好学习。
如此看来,解读石林实验的高分,就必须从解读石林育才的“爱”开始。
神话背后的故事
石林实验创造的高分神话,一时间在当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作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引来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段时间,石林育才集团总部的传真机天天“高烧”不止,它接收着从全国各地发来的信件,信件内容包括同行祝贺、一些地方政府和财团的合作意向信息。和传真机一样繁忙的还有集团懂事长郭跨存的手提电话,呈贡县的许多家长要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育才,但名报晚了挤不下,问郭懂怎么办。
轰动,绝对的轰动,这就是神话的效应,也象征着“育才”标志性的胜利,而胜利是一种高度。
然而媒体们已不满足于推敲怎么样来描画这种高度,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那群考了高分的孩子们身上
娄淑贤,中考成绩624分,被昆一中录取。在进入石林实验学校之前,娄淑贤平时和班上的同学在一起,不太爱提及学习成绩的话题,因为她的成绩很一般。成绩因素曾一度让娄淑贤变得很消极,提不起学习兴致。看到女儿的这种处境,忧心忡忡的父母只好马不停蹄地奔走,经多方考察和了解后,决定把孩子送进在当地有口兼碑的石林实验学校……面对记者,娄淑贤没有过多说以前她怎么样怎么样,“这里(石林实验学校)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对我的感染很重要,我的成绩并没有因为来到这里而突飞猛进,但我知道,在这种氛围的触动下,我的学习一天比一天更好。”“就要告别育才了,当我要向我的班主任老师说再见时,没想到我怎么也忍不住泪水……”“今天我以育才为荣,相信总有一天,育才以我为荣”记者们被娄淑贤的最后一句话所深深震撼。
在拿到昆一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向腼腆孤僻的李润杰竟然活蹦乱跳起来,李润杰告诉记者,在进入石林实验学校之前,他是一个跟陌生人说话时害羞得要命的人。“转入石林实验学校后,我离开了父母,寄宿在学校,之前,我真当心我这样的性格怎么溶入到学友群体中,没想到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那么耐心和热情,是他们帮助我克服了性格上的许多缺陷。我每天都很快乐,这太重要了,我今天的成绩和这里每一个人给予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
育才的“学”理念
诚然,育才所取得的成就,以它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是分不开的,但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是其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育才,把“学”字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全面深化和升华。用育才集团研究员张国光的注解“学”是这样的:1、学懂生命的意义获得动力;2、学好生存的知能(知识和能力)吃饭穿衣;3、学会生活的本领为人处世。
如果理解育才的“学”理念,就不难理解育才的高分神话了。
记者 母昌买 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