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私立宜宾育才学校校长、书记——张利
“你为谁工作?”
1984年,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张利被分配到宜宾县白花镇中心学校工作。刚从师范毕业的他被安排教小学一年级三个班。众所周知,刚毕业的老师一般不被安排教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面对这样的安排,张利心中感到惊讶而无奈,多少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为谁工作?不是为校长工作,不是为父母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听到父亲的话,张利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从此,他把“为自己工作”这句金玉良言铭记在心,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他教完了小学1—6年级的“算术”,教育教学成绩越来越好,渐渐在宜宾县白花镇脱颖而出。他的教学成绩在宜宾县白花镇总是第一名。白花有老师感叹:“在白花,和张利教一个年级,只能得第二名,第一名非张利莫属!”后来,他教初中政治,也有老师发出同样的感叹。
“为自己工作!”
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现在的他:研究生进修班毕业,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县星级名师,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省青年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从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到宜宾县育才中学分管教学副校长、私立宜宾育才学校校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那么坚实,走得那么有力;一分分耕耘,一次次付出,换来的是春天的鲜花,秋日的金黄。
23年后的今天,在昆明学习的张利校长读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书名是:《你为谁工作》。
书中的观点是:为自己工作。
激动地读完此书,张利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临危授命——郭董事长说:“就是你了!”
云南石林育才教育集团,始终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办平民教育。从云南石林县一个叫“老马冲”的地方的一个废弃的厂房中起步,短短几年,迅速发展到在全国各地拥有16个校点,实属难能可贵而又功德无量。2001年,石林育才教育集团在四川宜宾柏溪开办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发展得也是相当不错的。但实话实说,云南的基础教育比起四川也许差那么一点点。而且,四川,宜宾,特别是宜宾县的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很高。在初中教育教学方面,宜宾县在全市是“超级大县”,也就是说是真正的教育强县。因此,私立育才原来的初中教师(多数来外省,因语言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有些困难),和宜宾县初中名校(如宜宾县育才中学、观音镇中、泥南初中等)教师相比,成绩就显得不是那么出色。所以,私立育才发展到05年,发展起色不大。
为重振私立育才雄风,为了用更好的师资吸纳并培养更多的宜宾英才,石林育才教育集团总部高瞻远瞩,在宜宾县委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决定在宜宾县公选一批比较优秀的教师,“从头再来”,让私立宜宾育才学校得到新的更好的发展。万事俱备,只差一位领头人——一位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办事雷厉风行、刚直不阿的校长。这位校长将会是谁呢?
宜宾县“东大路”、“岷江片区”名校众多,名校长也众多。但是,教育局首先把目光集中到了宜宾县育才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张利的身上。育才中学是一所有3000多名学生的县城中学,名师荟萃,藏龙卧虎,03年以后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名学生闻名全市。副校长张利做事雷厉风行、公平公正,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位好手,得到全校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人称“张公道”。这样的一位校长,石林育才教育集团满意吗?
2006年5月,石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接见了张利。身材魁梧、微微显胖的张利理着平头,穿一件白衬衣,相貌平凡、朴实、精神,一看就是一个很实在、不虚浮的干事业的人。两人一见面,经过交谈后,郭董事长高兴地握着张利的手说:“就是你了!我不需要选其他的校长了!”两个追求“平民教育”的人相见恨晚,两只握在一起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艰难起步——迈步从头越
万事开头难,私立育才要在当时给老百姓的印象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重新起步,其难度可想而知。大多数学生及家长持观望态度,谁愿意轻易让孩子成为实验品呢?
张利别无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身先士卒,硬是要从没有现成道路的荆棘丛中闯出一条路来。
2006年夏秋天气好象是疯了,硬是要让创业的人们热得汗流浃背才过瘾。6月,张利早早来到私立育才开展工作。当时的私立育才可当真有点人心涣散,分流教师有情绪。张利苦口婆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时时处处关心他们,想他们之所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
参加公选的老师们来了。看到的是教室显得很土,很旧:四周漆的1米多高的绿油漆斑斑驳驳,颜色也暗淡了下去;桌凳破旧不堪;一位老师要用小黑板,终于在教室的角落里找到一块,但却是一块浑身长满了“疮”的黑板,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这就是我们即将工作的学校吗?”老师们想。“大浪淘沙。真金不怕火炼。愿意留下来给我一起干的老师一定是干事业的!”张利说。结果,所有公选上的老师,没有一个人退却。
三流的硬件,比起翠外等私立名校来差一大截。而且,人穷还要被人欺负,小偷们隔三岔五偷走校园围栏上的铁棍……张利和几个新老师连续守了几个晚上,一天晚上,把几个正想偷窃的小偷吓得慌不择路,逃之夭夭。以后他们知道了:新校长来了,不要去偷了!
最难的还是招生。
首先是留住在校学生。张利挨个挨个给他们打电话,打通一个,就给对方进行宣传、解释说明、保证承诺……每个电话都要说上一二十分钟,真的是说干了口水,磨破了嘴皮。
其次是用“积少成多”的办法招收新生。报名的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张利都守在办公室,一边“享受”着高温,一边耐心地期盼着学生前来报名。中午,在伙食团随便吃点饭,张利就守在办公桌前,累了,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
7月6日,没有学生报名。
7月7日,上午1个,下午没有。
7月8日,上午没有,下午2个。
7月9日,上午2个,下午1个。
7月10日,没有学生报名。
7月11日,上午4个,下午3个。
……
在这样枯燥的日子里,张利足足坚持了一个多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源于细节和坚持。
经过张利努力地宣传和耐心细致地工作,私立育才的老生大多留下来了!初一择优录取了100名新生,初三新招收了一个班级,而且不乏品学兼优的学生……
人们期待着,私立育才重新创造辉煌。
育才“亮剑”,秋天的果实金黄金黄
私立育才一开学,张利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亲自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看到留长发的学生,他要他们立即去理好,并亲自检查。短短一个星期,校风就改变了:学生下课文明休息,上课认真守纪;晚自习清风雅静,早上有琅琅书声;体操整齐规范,就餐井然有序;住宿楼安全卫生,学生休息时鸦雀无声。
在张利的带领下,今天的私立育才管理科学,特色鲜明,成为了学生拼搏与成才的乐园。他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办学理念——办真教育,育真人才。他这个人从不摆花架子,要求教师“实在做人,踏实做事,点滴入手,丝毫过关”,要求学生“既重知识,更重能力;既重分数,更重品德”。他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办出私立育才的特色,向“办精品初中、特色小学”的方向前进。
在张利的带领下,私立育才师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学生的“凳子操”已经成为全市学校的亮点。每天早晨,曙光初照私立育才操场,张利就和私立育才师生开始晨跑。在他的积极影响下,师生精神焕发,喊声震天,跑出了好身体,跑出了精气神!课间操时,学生做完体操后,张利和老师们带领学生跑800米,边跑边呼口号:“锻炼身体,努力学习!”这一声声喊,喊走了烦恼,喊来了学习的动力!师生上课精力充沛了,教学效率也高了。下午课外活动,张利和师生齐锻炼。在他的积极影响下:篮球场上,师生生龙活虎;乒乓台前,师生激烈竞争。初三学生更是自觉地、积极地准备迎接体育考试。每周六的“凳子功”训练,更是全市独一无二的特色活动!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好的身体,让学生幸福一生。”张利经常这样说。
德育为首,众所周知。但究竟怎样抓,那确实是一个研究课题。张利在德育方面的新举措是:每月一个主题,德育从小事抓起。仅举一例:张利要求教师们教育学生爱父母,让每个学生给父母写信。这一创新举措,着实感动了家长,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理解和感情。父母也抓住契机,给孩子写回信,鼓励孩子不怕苦,勤做事,好好学习,做人中人,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之后,有学生家长坚持每月给孩子写一封家书,并长期关注孩子的发展。家长们说:“张校长,您让我们的孩子更加懂得理解父母了!”
张利非常重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他说:“我们决不放弃一个学生。”他要求老师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长期坚持“培优辅差”——让优生更优,让后进生跟上大部队。
长期坚持,已成特色;厚积薄发,已出成效。
06—07学年上期末初三学生参加县统考,5名学生进入全县前10名,其中4名学生夺得全县一、二、三、四名。11名学生被国家示范高中——宜宾县二中“初高中教育衔接研究试点班”录取。
06—07学年上期末,全县以学校为单位评比,私立育才23个单科获得第一名。
2007年中考,升学总分600分以上的特高分13人,居宜宾县前茅。升学总分上宜宾市一中、宜宾市三中录取线34人!李丹丹、赵梨云、何柳、罗叙阳、何露、张莉同学以优异成绩进入宜宾县前三十名!李丹丹同学以672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宜宾县第一名!升学总分上国家级、省级示范校录取线48人(57人参考,重点高中上线率达84%)!
2007年8月,私立育才获得“06—07学年集团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被评为“宜宾县06—07学年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并获得“宜宾县06—07学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评价一等奖”, 2007年9月私立宜宾育才被评为“宜宾市06—07学年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张利校长被评为宜宾市民办教育优秀校长。
面对这些成绩,张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对老师非常关心,他知道教师的成绩需要得到领导的肯定,他就非常赏识他的教职员工,过年过节,普通老师也能收到他的短信祝愿。
张利的目光始终盯在“精品初中”和“特色小学”上。他办特色小学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求老师真正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劳动教育。课外活动每天下午开展。书法、绘画、象棋、篮球、乒乓、小提琴、萨克斯、笛子、拉丁舞、唱歌……各种活动,应有尽有。“学生不仅要学习才艺,更要学会做事。在学校,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培养吃苦精神的事情就是搞清洁卫生。”张利说。私立育才学生搞清洁卫生认真、努力、细致。随时走进教室,你看到的地面是干干净净的,甚至拖得发亮。这是张利提倡的劳动教育和磨难教育的结晶。
2007年4月,“第二届宜宾名校直通车”抵达私立育才,标志着私立育才已经跻身宜宾名校行列。私立育才每次招生,名校学生纷纷回读,另外,宜宾县教师子女对私立育才情有独钟,70多个教师子女就读私立育才!因为,他们相信张利这位好校长!
采访结束了。我们相信,宜宾县有这样一位民办教育的追梦人,一个响应温总理“办平民教育”的号召,学习陶行知和李镇西,学习洋思和杜郎口的人,这样抓真教育,育真人才,脚踏实地,走特色之路,私立育才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荣绍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