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组图]云南曲靖育才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古诗专题研究课活动
【字体:
云南曲靖育才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古诗专题研究课活动
作者:张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0

       2016109~12日,云南曲靖育才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本着“人人上研究课,人人评研究课”的教研原则,立足常规教研,开展了“搞活教研,争提高效” 古诗专题研究课研讨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研活动,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组长侯喜翠老师的组织下,全体小学语文教师经过认真讨论和商量,并上报教务处同意后,在本组开展以古诗为专题的研究课活动。研究课活动安排:彭勤老师在一年级执教古诗《画》;吕冬梅老师和张蓉老师分别在二(1)班和二(2)班执教古诗《回乡偶书》;侯喜翠老师和沈连老师分别在三(1)班和三(2)班执教古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李通玉老师在四年级执教古诗《题西林壁》;李少龙老师在六年级执教语文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每位老师课前积极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各领风骚。侯喜翠、张蓉老师重视古诗的“朗读”,并把识字教学落实到位;彭勤老师充分利用课件,增加了视听效果。本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

 

 

彭勤老师执教古诗《画》

 

 

张蓉老师执教古诗《回乡偶书》

 


吕冬梅老师执教古诗《回乡偶书》

 

 

侯喜翠老师执教古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沈连老师执教古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李通玉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李少龙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全组人员进行了全面评课,通过比较分析,本次研究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纳为:第一、参与面广,效果良好。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于参与,运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听课的积极性高,在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向执教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第二、在“读”中尽显语文魅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式。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以读促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古诗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堂在“读”中尽显语文的魅力。如沈连老师在三(2)班执教古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时,通过自己引读,再让学生反复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起到了“以读促悟” 的良好效果;第三、新课堂教学模式稳步推进,效果明显。所有教师都运用了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有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已渗透了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最突出的就是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如李通玉、李少龙老师分别在执教四年级的古诗《题西林壁》和六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时,充分采用合作、探究等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和分组学习,极大地提升了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四、听评课强化素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地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听课完毕后,语文教研组还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执教老师的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不流于形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组评课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12字概括了曲靖育才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在教学教研上执着的态度和努力的方向。老师们相信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曲靖育才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将开展得更活、更精彩。

(张蓉/文图)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