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凡是教过几年书有经验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大都有自己的一招半式。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谈论最多的学习方法从大教育家陶老夫子的“小先生制”,到新课标提出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涌现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再到前几年集团组织培训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法时,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最后到学洋的今天“兵教兵”合作学习法,都充分注重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有时,冷静下来揭开洋思“兵教兵”合作学习方法的面纱一琢磨,顿时恍然大悟,我们年年岁岁、朝朝暮暮都在打交道,这不就是陶老夫子的“小先生制”吗?传帮带,一教一,我天天也都在用呀?为什么让蔡老给你换了顶帽子,你就叫“兵教兵”了。真的是大彻大悟吗?非也,兵教兵合作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一对一的分散教学法,它强调的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让学生在互助互学中,帮助别人,提高自己。
“兵教兵”到底怎么教?如何操作,洋思提出了可供学习的一点,具体操作还是要靠大家实践、思考、再完善。学洋的这一年来,节节课都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兵教兵”模式,总算是有点一知半解了。
一、灵法机动 分组分座
1、学前分组分座:
学期初,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我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 能力倾向、兴趣、学习习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通常是每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有时,到别的班去听课,常常看到一两个受老师的特别照顾的边缘人员从讲台旁以百米冲次的速度跑到指定组,既让组长担心也让老师着急,这时不妨将事想得更细点,让他到离他只三步之遥的距离最近的小组去吧)在每个小组中尽量要有一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优等生最好跟学困生一桌,两个中等生一桌,两桌成绩、纪律互助互补。这样,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基本一致,做到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各小组按好、中、差比例组合,形成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兵教兵”的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显其材、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
2、临时分组
有时候在上习作讲评修改课时,如果仅按洋思的固定座位分组法有点太拘限,比如优生完成了习作草稿后,自己修改看不出问题,中差生还未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他能力有限也真是帮不上什么忙,提不出什么好意见。这时,就可以不按事先确定好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临时组合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互评互改,共同提高。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动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要遵循一个互帮互助,人数不宜过多的原则。这个“动态学习”在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上都比较开放,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社交能力。
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每个学习小组确定后,根据整体情况,就要给每个组员封官加爵,明确职责了。一般在一个小组中,四个人都要有事做,有官当。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不是说,学生是我们最好的助手,要把他充分利用起来吗?我们不可以让他闲着,闲着慌没事可干,他不就开小差了吗?不要我们开工资又能帮我们做事的“小管家“你干嘛不让他当呀?四个人一小组可以安排一个正组长,一个副组长,一个监督长,一个记录员。根据学生能力、成绩的情况,最好优生当正组长负责辅导后进生如:上课检查后进生的生字认读、听写、思考问题的交流呀,兼收发作业、检查作业的改错情况等等。副组长是小组中能力次之的一位,负责第三位的学习纪律跟作业改错。监督长是小组中的后进生,负责监督组内的学习完成情况及上课纪律,他多半学习习惯不好,要想抓住别人,显示自己的威风,他在监督组员的同时只好严格要求自己。剩下的一位就是记录员,负责记录监督员反应的情况,小组预习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以便及时向老师汇报。这样,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是官,都能管别人而感到自豪。让后进生没有自卑的感觉,让优等生也有了约束,四人捆绑在了一起,心自然会往一处想,力也会往一处使了。
比如:识字教学上,优生一节课10个能记全部或八九个,而后进生则刚好相反。 在预习卡的字词关上检查完后画上等级评定。课文背诵上,组员在组长处背,副组长在正组长处背,正组长到大组长处背,大组长在学习委员处背,学习委员在老师处背,一级管一级,临时教师再点兵点将,抽查几个背,核实记录员的背诵记录情况是否真实。
三、民主商议 制定公约
学校、老师制定的规定,学生有时可能会铤而走险,如果是他自己制定的制度呢,学生肯定会熟背在心,三思而后行了。即使触犯刑法,也是死而无怨了,因为那是他自己定的呀。所以,为了让老师省力省心,更让学生开心,体现教师民主的伟大风范。不防发放权力,给学生指定几个制定小组公约的大的方向,让每个小组根据方向自己制度几条小组公约。然后在全班公布于众贴在教室醒目的一角。当然,这个小组公约得全班通过后方可执行,既防止学生制定的小组公约过大、过小或过空,又能让群众学习,擦亮眼睛,等着你一犯错,杀出一个程咬金来咬住你不放,咬住你的小组不放,让你错失奖励他后快——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呀!当然,这样的机会肯定是少之甚少,因为谁会拿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嘴巴呀。这些小鬼们,精着呢?他们肯定会小心防范的,严于律已的。老师最后肯定是“坐收渔翁之利”了。
记得我们班学生当时在制定小组公约时,有的组制定出了34条,比我原来定的班规还详细。上课违纪、迟交作业这些都是常见的不足为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航小组制定的一条是上课吃零食一次罚一星期不准买零食吃。为什么?因为他们知已知彼,小组成员的学习陋习他们比老师还了如指掌。在他们小组,有个叫叶玉燕的小女孩爱吃零食,上课有时偷偷摸摸独自享受早让其他三人嫉妒很久了。还有更神的是为了刺激后进生学习,他们想出的招比老师得还多:听写后进生全对,后进生加一分,帮助他的组长也加一分。检查自学效果时,组员先说的加2分,组长补充的加2分。如果,让组长先说的加1分,组员后说的也只能加1分。
四、制度目标 加强培训
小组一周目标、半期目标、全学期目标
五、创造竞争 论功行赏
有利益就有竞争,别看小学生,他们追求功名利益之心不利于成年人。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兵教兵出现厌烦枯躁的现象,就是开展一些奖优罚劣的评奖活动。如加分扣分制,每大周来一个综合考评记录本,由各个副组长交叉循环考评记录另一小组。如第一小组记第二小组,第二小组记第三小组,如此类推,防止学生的包弊行为。一大周结束后,班会课上,各小组汇报加分扣分实得分,评出获胜小组。我们人多,12个学习小组,评出六个小组的优秀组长及优秀组员发张奖状发个小零食,投其所好,进行奖励。如果连续三个大周没有被评上优秀组长及组员的要罚扫地一大周,正组长让座,其他组员毛遂自荐或竞争上岗。连续三个大周获优秀组长组员的评选为集团或学校优秀小组长、组员。
记得期中集团联考那一个大周,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奖励措施,联考以小组成绩论英雄,小组平均分前六名的奖组员一个笔记本,组长两个笔记本。正副组长负责找时间给自已的“兵“报听写、指导改错题或出考题。输了的你们自己说怎么办?学生最怕扫清洁区了,他们都说罚扫地一大周。那个大周课外活动,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出门,即使老师开会,正副组长也会带着组员忙乎呢!且不看他效果好坏,光看气氛那真是热烈,空前高涨,前所未有。是我学洋体会最深的一次,最感动的一次。
如果说上面的操作是一个机制的话,那兵教兵(合作学习)要真正授之以渔,传给学生一些精髓的方法了。具体的学法指导在洋思的教学六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说明,备课中我们都要有所体现,对学生有所明示,小学语文课上,对于学生我们要:
一、确定学习目标
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要根据教材、大纲、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如:进行学习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教学时,在学生预习课文后,可按以下目标组织学生进行第一阶段的兵教兵小组合作学习:
(1)识字读文上,副组长读生字词给正组长听,然后正副组长一对一让其他两名组员读课文中的生字,长句给自己听,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生字自学上,中差生向正副组长提出自己记不住,或不理解的字,由正副组长帮助教会识记的方法。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或一起查工具书。
(3)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成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作好合作学习指导,培养方法和技巧
1、确定组长,加强培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单靠教师组织教学,不能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数量,需要有几个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组中指定一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
2、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如在《庐山的云雾》一文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读),我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是: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看看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汇报的方法:正副组长带头分别行动。汇报时,组员先说的加2分,组长补充的加2分。如果,让组长先说的加1分,组员后说的也只能加1分。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当然教师也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小组学习偏离轨道、远离目标。
三、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教会学生学会合作,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技巧,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时能做到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词和句子把它勾画出来,通过查阅资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组成员请教。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做到提问主动、讨论积极。此外,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评价自己时虚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
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不要二、三分钟就让学生草草收场,汇报结果。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仅二、三分钟的时间,书都不能完整的读上一次,哪有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更谈不上汇报学习结果,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根本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至于多少为宜,要依学而定,灵活把握,也不能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五、一同参与,加强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在是知识权威的绝对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指导,在了解、指导的同时,要一同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六、组织交流、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合作小组的组长汇报,其它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同样先由组长发言,其他成员作补充,评价时要公平、公正、客观,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小组间的学习汇报、交流,能弥补小组学习上的不足,有利于小组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通过小组间和教师的评价,能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评价观。通过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