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好学校
【核心阅读】
与呈贡新区林立的高楼相比,这所学校朴素简陋、甚至连师生宿舍和食堂都还是板房建筑,这里的学生部分为本土或周边县区乡镇的农家后代、部分为昆明主城各行业人员子女,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也大多没有铁饭碗。然而,这所学校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原本就读公办学校的城乡学子自费择校,师生们真诚自信、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也让一批批前来参观的公办学校教师由衷感叹。它就是一所创办10多年、以“办真教育,育真人才”为目标的纯民办呈贡育才学校。
学生印象
养成健康心智 方能静心读书
“期待阳光、畏惧黑暗的我,发现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光芒”。课间休息距上课还有两分钟,九年级一班的张子豪就与同学们一道回到座位上等待上课。因为教师临时有公务没来上课,他和班级里所有同学都安静地自习,无人走动、喧哗。张子豪看上去很腼腆,却是全班推荐的“学校名人”,他的照片和人生格言,被制作成名人画像贴在班级门口。2年前,张子豪被父母慕名从晋城镇的一所公办中学转学到呈贡育才,舍近求远图的正是这里的纯朴学风。看到他思家心切、情绪低落,班主任特意播放了一首《从头再来》歌曲,帮他重振信心并至今难忘。两年后,他喜欢上了学校师生间如同朋友一样的关系,自信 “自己不成才至少可以成人”。面临近在眼前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张子豪的目标就是“考一所管理好的一级完中”。
升旗仪式队列队形展演,是呈贡育才严谨校风的缩影。上千人的队列操整齐划一、上千双眼睛注目升旗,齐唱校歌、同诵校训,稚气的童声穿越云霄,令置身现场的所有人心灵震撼。夏日午餐时,简陋的板房食堂里热得像个大蒸笼,分批进餐的师生们却秩序井然的排队等候,吃饭时除了碗勺碰撞的声音外,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说小话。于细微之处育人,还体现在学校定期举行的夕会、晚读。不同时期,学生们都要根据“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会关心、会创新“目标,选择一个突破口,反思得失,修身养性,德育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渗透在成长过程中。
“读书还是育才好。”许多毕业生在教师节时相约着回呈贡育才看老师,回首成长岁月时,常常把学校作为心灵回归的地方。学校注重学习、品行、特长培养,连后进生也一样有机会展示。邱校长说,让他们表达主张和看法,学会对行为准确判断,才能使这些曾经“生活在别人阴影下的孩子找到自信”。 以德育促智育,有了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智,就能静下心来读书,石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说,这正是育才集团花代价抓德育的选择。
教师印象
培训成福利 成长有归宿
“感谢呈贡育才这个大家庭的关爱,我没有理由不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中。”5月底,面对前来参观的昆明市德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的100多名学员,语文教师蔺梅真诚地道出心声。她曾经在德宏州的一所公办学校教书,来到呈贡育才时,求才若渴的学校想方设法为她解决后顾之忧,为专业成长创设机会。带着一份归宿感,在这里工作的8年间,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承担起两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被推荐评为昆明市骨干教师。今年5月,作为呈贡区李小仙名师工作室成员,她曾经为去杭州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实效新课堂研讨观摩所需的费用而担忧,学校得知后,鼓励她参加培训提升自我。“外出学习的费用学校全部承担,在外学习不用担心,家里的孩子有我们,”学习期间,学校领导及同事们发来的短信,让她倍感温暖。
执行校长邱修荃来自江西兴国,选择成为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的一员,缘于这里是“拼搏的乐园、成才的摇篮”。他说,学校为教师搭建起实现理想的舞台,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每个大周至少组织两次4小时培训,内容涉及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等。培训或请专家开设讲座,或由本校教师分享成长心得,或邀请集团专家团成员到校指导。近期,又聘请云南师大专家深入学校进行的课堂教学诊断,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学质量。邱校长说,培训是教师成长最大的福利,尽管初中地理、历史课的教师由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兼任,但教学成绩在全县同样遥遥领先。
据石林育才教育集团董事长郭跨存介绍,作为我省最早创办的民办教育集团,始终不懈地探索思考民办教育生存、发展规律,并在规范管理、内涵发展上做足文章。使呈贡育才逐渐成为老百姓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该集团90%以上的管理模式,都是在实践中探索归纳凝炼而成,并通过层层培训、墙壁展示、耳濡目染、强化训练,最终内化于心灵、外化为行为,让师生员工各司其责、各展其能、各有所获、共同成长。目前,呈贡育才学校已有10名教师被评为个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少教师在市区级学科教学竞争中获奖。
学校印象
只要孩子进步 学校就会成长
“进了育才校,必走成才道”。邱校长说,呈贡育才教师的业务技能与许多公办名校相比不算拔尖,综合素质也不算最好,但学校把教育作为一个等待的工程去努力、去守望。面对民办学校生源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随时都在流进流出的现实, 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不一定只是考出好成绩,而是引导学生走在成人成才的道路。学校践行陶行之先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笃信“有教无类”, 禁止教师参与有偿家教,对校内学生培优扶差全免费,只要学生需要,教师随时可以提供帮助。邱校长相信,“只要孩子都在进步,不断丰满自己,学校自然就会成长。”
功夫不负育才人。2003年,学校首届8个毕业生,就有4人进入昆一中就读,2012年,该校104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达到723分。其中一个班的平均分达788分,上昆三中以上分数线的同学达13人。毕业生全部进入高中就读,其中,进入一级完中的占78%。办学10年来,呈贡育才从最初的8个班、200多名学生,发展到目前的28个班、1200多名学生。其中,除了呈贡本地生源外,有不少是周边区县慕名前来择校的。因校舍不足、生源处于饱和状态,除了一年级新生,新补生源均须经过选拔面试,招录比达到3:1。生源中属于同一家族成员的,最多的达到20多个。“看到孩子的进步,靠家长口口相传,虽然学费不算低,生源一年比一年火爆”。邱修荃校长为此特别自豪。
“1000多个孩子集队不要2分钟,校园里洁净地找不到一片纸屑,一个校长能记住全校1000多学生的名字”,多次到过呈贡育才学校的昆明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李保坤,介绍这所民办学校如数家珍,他感叹,这样的现象在公办学校也很少看见。近10年来,他连续组织昆明市公办学校的上千名校长、教师以及外国友人参观这所学校,调查问卷或培训心得中都透着类似的感叹和感慨。“老师们讲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孩子会打盹,这里没有一流的资源,却有着一流的精神追求”,李保坤把育才育人的特色概括为:文明、有序、精神。他说,只要人的精气神起来,教师乐于研究教学、学生有兴趣求学、读书就能成大器、办学就会产生奇迹。“这种办真教育、育真人才的拼搏精神,真是让人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