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育才学校 殷彩云
一、用爱的抚摸搭架心桥
爱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倾注深情的“母爱”——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关心他们生活的一举一动,学习的一点一滴做起。
在我班女生偏多,而且多数女生文静、漂亮、娇滴滴的,更有几个害羞到见了老师的面连眼睛都不敢抬一下,性格内向,从不主动与老师、同学交谈。这里面就数上学期转来的杨××最典型,家长在家校联系册中提到:孩子很聪明,成绩较好,但性格内向,在家见了生人从不讲话,希望老师能帮助开通开通,使她能生活得更快乐。于是,我平常就找她聊天,但都是问一句她就答一句,收效不太。一次下了晚自习,我去女生宿舍看她们睡觉,她正好坐在床上整理东西。于是,我顺势坐在了她床上,拿起一件衣服帮她叠了起来。她先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自已来。”我笑着回答说:“没关系的,我坐着也是坐着。”她见我要帮忙,便快速把衣服叠好了,我真佩服她的能干,就笑盈盈地拍拍她的手说:“你真能干!”那天她笑了,笑得很灿烂,可以看得出她心情很愉快。在一次吃饭的时间,我和其她女生聊天,一个女生告诉我说:“老师,你知道吗?其实杨××性格并不内向,她在她爸妈和你面前只是不喜欢说话而已,在宿舍还是有话讲的。那天,你来到宿舍坐在她床上,她说她觉得你很亲切,你还帮她叠衣服、拍她的手,她又觉得你很平易近人,她很想有空时找你讲讲话。”我听后一怔,我的一次无意拍手抚摸竟解开了我的心结。这之后,我常常在和她们回宿舍的路上,故意用手搭着她的肩、摸摸她的头发什么的,她则见我来宿舍后就要我坐在她床上,和我有说有笑的。这一个学期来,我能感觉到她现在不仅成绩好,而且生活更快乐了。
在生活实践中,肢体是一种流露真情的无声语言。一举手、一投足,有时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有时也能给人以暗示和启迪,有时又使人振作并催人奋进。我用亲切的抚摸架起了老师与学生沟通的心桥。
二、用爱的眼神滋润心田
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师的面孔常常是学生认读的“天书”。他们时时从教师的面部表情,而其中特别是从眼睛神态上获得有关信息,以确定作出怎样的反应。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倾注浓厚的“师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他们的进步与成长。在平时生活或学习中,我就习惯用眼睛来表情达意,学生久而久之也学会了察言观色,及时作出反应。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进教室上课,发现课间休息时玩得开心的学生一时难以安静,便站在教室门口,用冷静而严肃的目光来回扫视全班学生数次,暗示学生坐好,静下心来上课。几秒钟后同学都坐好了我才走进教室开始这一堂课的教学。当我的讲述正一步一步深入,复杂且难懂时,基础差、自控能力弱的王×不免开起了小差,被窗外的景物所吸引。这时,我一不点名,二不批评,三不影响其他同学,而是将目光停留到他身上,并放慢语调,有意引起其注意。这时,开小差的王×意识到我已经用关爱而担心的眼神注视着他,他不好低下了头看着书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因为经常用眼神来暗示学生,所以学生对老师的用意都能心领神会。有一个叫舒×的孩子在一次习作中以“老师的眼睛”为题,写道:“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她经常盯着我们穿衣减衣;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温柔,她会站在一旁看我们嘻笑玩耍;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严肃,她看到我知错故犯就告诫我,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励,她在我成功时给我赞美,失败时给我支持与鼓励……老师的眼睛有时是关心、有时是慈爱、有时是担忧、有时是严肃、有时是警示,但都流露着浓浓的爱。”写得多好啊!“感乎心者,莫先乎情”,眼神不仅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三、用爱的微笑点亮心灯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方式建立一份情。对于小孩子们的情感比较细腻,这就需要我们倾注热情的“友爱”——就是和他们做朋友,经常谈心或者共同参与活动,将友谊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
六(1)班是我从二年级教上来的,我和学生之间有着浓浓的感情。一次,还是在吃饭时间,一位女生和我谈到,她们最留恋的事是老师和他们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那是二三年级的事了,我常常在课外活动时,被她们拽着衣服当“鸡妈妈”,看她们玩得开心,我也笑眯了眼。之后由于上了高年级段,孩子做游戏少了,一般她们玩时,我也只是站在旁边微笑地看着。殊不知他们感情深处最怀念的还是那份童真。也对,毕竟他们还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一次体育课,恰好老师请假了由我代课,我又拉起孩子们的手拽住我的衣服微笑地说:“同学们,陪老师玩‘老鹰抓小鸡’好不好?”学生听了蜂拥而上,一个拽一个又玩起了儿时最喜爱的游戏。校园的小操场上笑声一片,久久在上空回荡,直到我们个个累得跑不动、笑得直不起腰才止。在这次游戏后,学生跟我更接近了,无话不谈,无事不说。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学环节中,只要学生请求我协作参与的,我都乐不思疲。无形中,师生的关系和谐了,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就喜欢上自己的课,也就乐于听我所言,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这时我再对学生加以引导,循循善诱,使微笑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 用爱的赞美扬起风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肯定长处,还学生自尊和自信,就会使差距缩小、消失,使学生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
四月底,天气炎热,学校举行了第一届春季运动会。操场上正举行着一场篮球赛,队员们个个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球赛正打得激烈,同学们只顾着给班级加油忘记抬纯净水了。怎么办呢?我十分着急。一旁的范×得知情况后,说了一声“我去抬水!”便一溜烟跑开了。中途休息时,范×热情地递上了一杯杯纯净水。六(1)班终于赢得了这场球赛,回到教室后,我微笑着问:“你们觉得在这场球赛中谁的表现最出色?”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夸选手之间配合默契,有的夸某某进了好几个球,有的夸……我始终微笑着。终于,一位同学站起来大声说道:“我觉得表现最出色的是范×,他能主动为队员提供可贵的水!”这位同学真是太细心了。我不失时机地说:“是啊,感谢运动员奋力拼搏,为班级赢得荣誉,范×是一位十分有爱心的同学,大家一定不会忘记,是他每天自告奋勇地坚持给同学们领牛奶、领水果,做后勤服务工作。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范×,送给我们这团结的集体吧!”顿时教室里掌声四起。要知道,范×在学习方面很令老师头疼呢。这次恰到好处的表扬,增强了范×的学习信心,树立了他在同学中的威信,他赢得了可贵的自尊,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愉悦一直辐射到各方面。后来,范×的表现进步了。
可见,爱的赞美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面对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抓住学生的长处,不失失机地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扬起风帆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 师爱,不应该是空洞无物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心、帮助,生活的关怀、照顾,就像呵护幼苗一样扶持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育呼唤教师拥有一颗阳光灿烂的爱心,教师要懂得爱的艺术,拥有爱的智慧,那么,再荒芜的心田也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