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校长沈毅亲临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传经送宝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是一本关于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指导教师提高课堂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活动的书,也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此书的主编正是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校长沈毅。2017年4月19日,云南育才教育集团总部有幸邀请到沈毅校长在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专门为集团教师举办“观察课堂——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专题讲座。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沈毅校长作“观察课堂——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专题讲座
集团直属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和昆明五华育才学校全体教师、昆明呈贡区育才学校和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部分教师,近140多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集团总部胡兰珍、王书启、赵忠瑞、李琴玉、关柱才等领导也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
讲座现场
在讲座中,沈毅校长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听课,评课? 2、我们现在是怎样听评课的? 3、听评课的效率怎么样?这些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接着,沈校长通过展示“教师三梯队课堂观察认识的调查问卷表”和“三个梯队教师代表调查结果和分析”,具体说明教师对听评课的关注程度。他还指出:当前有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没有阅读过听评课方面的相关书籍、网站,不具备专业的听评课能力,希望老师们能通过专家引领、示范评课及专题培训来提高课堂观察能力和专业听评课能力。
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一)
沈校长分析了当前教师听评课的现状:一是进入课堂时,没有充分准备,也没有与上课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三是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四是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使用评课结果时往往错误类推,以一堂课类推教师的其他课。故在这种现状下,评课缺乏目的性、针对性、操作性、系统性,这种评课的随意性较大,效率低下。
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二)
为此,沈校长提醒老师们要增强问题意识,建立思维框架,明确操作程序,创设合作文化,实现“三大转变”——简单变复杂、对立变理解、业余变专业。同时,他还提出了让教师们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听评课的思维框架;二是如何引导教师分析、解读课堂,开发课堂观察的技术与程序;三是探讨课堂观察如何实现教学改进、创新校本教研。随后,沈校长围绕“建构课堂观察新范式”:1、教学理念;2、课堂观察框架;3、课堂观察程序;4、课后反思、5、学习习惯的要素分析,逐一向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最后,沈校长强调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他说:“课堂观察,有利于实现听评课的专业化,有利于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合作的教研文化。”
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三)
三个小时的讲座,让老师们深受启迪,受益匪浅。虽然大家对于听评课并不陌生,而且一直都在研究探讨的路上,但是听了沈校长的讲座,很多老师才意识到自己与沈校长所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倾听讲座,教师们学到了很多新的听评课方法,如教学底线、评课标准、观察点、观察量表等。同时,本次讲座也引起了教师们反思,如反思自己平时在观察课堂方面、听讲课方面的不足。龙泉育才学校的教务主任黄振星说:“沈校长在讲座中提出的一个个崭新名词,标志着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的创新。在我们感到新鲜的同时,也有了操作的方向,使我们对听评课有了新的审视,并在反思中逐步有了新的设想。今后我们将踏踏实实地探究并践行,努力走向专业。”
(涂兰琼/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