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小学音乐课四年级上册《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学反思
【字体:
小学音乐课四年级上册《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教学反思
作者:李凯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

上海青浦区育才民办小学 李凯军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四段分节歌形式),24 拍,C大调也有降E大调。考虑到本班级学生的音色融合性及音区的统一性,我采用了F调钢琴伴奏。歌曲音域仅有六度,旋律多是同音连续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有特色。最后八小节衬词的出现,使歌曲更显欢快紧凑而有动感,增添了童趣化特点及演唱的兴趣,使歌曲情绪首尾相互应,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了西班牙儿童的热情与好客。四段歌词结构紧凑,最后八小节衬词的出现,使歌曲格外欢快、紧凑,尤其是歌曲演唱中既有间奏的呼应,又穿插着动物的模拟叫声,更增添了儿童演唱的兴致,使歌曲从头至尾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了西班牙儿童的热情与好客。

本单元“美丽的农村”是本套教材中描写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形象的一个单元。通过本课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扩大学生音乐的视野。将活灵活现、有趣的动物形象用动听的音乐来表现。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使学生在动态中用饱满的情绪表达歌曲所塑造的形象,能身心愉悦地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及掌握歌曲中弱起节奏及前八后十六(xxx)节奏。由于本班级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还比较欠缺,对他们来说,在感知、想象、实践以及创新等各方面还欠缺相应的能力,但是他们都比较渴望自主探究、乐于合作实践、敢于凸现自我个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之情,不断形成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审美的过程,以听赏与模仿为学习手段,注重音乐内心听觉培养贯穿于其中,环节设计循序渐进,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听、赏、模结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天地中漫游,调动学生的感官实现音乐审美的核心目标。

根据这首歌的特点以及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保障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的有效达成,首先我设计了四条发声练习曲,暗示性地将本节课的难点节奏及旋律片段进行预备练习,辅助学生掌握旋律节奏特点,同时在进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将学生“轻声高位”的歌唱状态调动起来,迅速进入歌曲的学唱活动中来。接着,我用音画交融的视频导入新课,用“身临其境”乘坐在音乐列车旅行的方式创设情景,将整节课的各个环节通过导游解说的方式呈现,音画交融,将去西班牙旅途过程中的人文、地理、建筑、舞蹈、文学等一一联系起来,音乐列车的终点站——西班牙广场,感受西班牙典型的民俗活动奔牛节,使学生对西班牙风土人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听赏交响乐《斗牛士进行曲》视频片段,使学生随着音乐情景迅速进入西班牙音乐热烈、欢快的氛围,从而感悟到西班牙人民的热情,为此后的教学奠定基础,也为提高兴致增强驱动力。于此同时,师生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用手拍拍节奏,感受节奏规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引出本节课课题《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后,让学生说出听完歌曲后的情绪感受以及表现西班牙音乐热情活泼的乐句。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本节课的难点“弱起”及八十六节奏型的学习活动中来,由于本班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不理想,加上我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未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好在个别学生点到即止,把重点乐句即衬词乐句“噢巴哥拉马噢”点出来,为我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搭设了台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点”题效应出示本节课的难点旋律片段,先让学生聆听一遍录音范唱,给学生创设音乐记忆条件,接着我采用“糖葫芦好吃”的互动游戏方式来辅助学生尝试吟唱该旋律,由于“糖葫芦好吃”母音基本以开闭口发音为基,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掌握节奏技巧,然后提醒学生在休止和强拍休止的地方用“恩”及“呵”母音填充,在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技能性的情景下比较方便地过渡到衬词的试唱活动中,较好地突破了学习难点。

    在学唱歌曲环节,因为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从歌词的结构上看,作者填词注重了“一字一音”的对称,但歌词的第二、三、四节的第四乐句的动机上采用了“一字多音”的创作手法,也是为歌曲增强艺术感染力。由于学生在第一遍听赏过程中对音乐有了初步记忆,容易将四节歌词的旋律节奏统一起来,从而容易产生旋律趋同性记忆,因此,我对第一段词的引导主要以听唱法和用“la”母音模唱进行,学生对旋律有了初步的记忆和熟悉,第一步,学生跟着钢琴伴奏用“la”母音哼唱旋律,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节奏和音高后在将主歌连起来学唱,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第二步,学习副歌旋律,这个环节得益于在难点突破时有了较好的认知基础,比较有把握地将五、六乐句的衬词唱好。第三步,跟着录音范唱完整演唱第一段,帮助学生按照原速演唱,然后再次用钢琴辅助性地引导学生纠正音准和节奏,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是有点仓促,学生对第一节歌词(第13小节)的旋律演唱与第二节歌词旋律产生混淆,囫囵吐枣,考虑到本节课的进程,没有再次进行由慢到快的速度进行纠正。学生在基本准确演唱第一段后,我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旋律音高的记忆,自主跟着钢琴伴奏试唱二、三、四节歌词,比较轻松地达成了学习目标。最后,让学生跟教师随录音演唱歌词前面两节歌词后提问学生“歌曲中到底有哪些动物在欢迎我们”,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再次被释放出来,当PPT出现歌词中出现的小动物动画,配以动物叫声,并让学生模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学生跟录音模仿动物叫声这一环节时,我引导性地为进行了全曲范唱,当歌词演唱到休止处时出现相应的动物图片提示学生在休止处加入动物叫声的节奏,使整首歌曲的趣味性和会诙谐感得以加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课结束时用简短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将审美体验进一步升华,希望他们把歌曲中的热情和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提升审美乐趣。一堂课上下来,我和学生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听课教师也认为这是一节比较有效的课堂,解决重难点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的来说整堂课的气氛是比较愉快的。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新课的导入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以视频欣赏和教师解说式引入课题,教学语言的运用还不能非常直观简练地表达,直接影响了后面课程的进度。

2、在难点突破时,虽然时间比重较大,但是对学生的有效训练效能不高,未能完全做到“由易至难、由慢至快”循序渐进式的引导,导致在歌曲学唱环节时出现乏力现象,只能一笔带过了,学生没有充分“动起来”,也就对歌曲的意境和歌曲的表现力埋下诸多“隐患”。

3、在学唱第一节歌词及旋律过程中,“la”母音模唱可以多训练一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固定音高记忆,从而不发生与其他三节歌词旋律节奏混淆的现象,对学生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及目标达成度有现实意义。

4、中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参与性上面还存在不小难度,一方面表现为“害羞”心理,另一方面实则为对歌曲本身的熟练程度不够上,是缺乏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基本素养的掌握不实的表现。

5、主观上,多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虽然自身在课堂常规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业精于勤荒于嬉”,自身的业务能力也未能与日俱进。

6、学生的不稳定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能不理想,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及知识经验参差不齐,课堂教学的效力还比较低下。

    总之,这次联片活动是检验自身业务能力、课程执行力、学生课堂常规训练及管理的一次机会。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能充分意识到自己需要向同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所暴漏的问题也是我今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加以克服和努力提高的方向。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技能,提升业务能力,向一个有智慧的教、学生有兴趣的学的老师不断努力。在此,我也要感谢教研室梅老师对我的指导,以及同仁们对观课后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