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读正铭《育才精神育才人》一书有感
【字体:
——读正铭《育才精神育才人》一书有感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2
“育才,离开精神,便一无所有”。育才精神是育才的财富,是育才的灵魂,是育才生存的源泉,是育才人的骄傲。
育才精神是什么呢?
我想,育才精神是至少应涵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乐于披荆暂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而且富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创造精神。凭着这种精神,育才从石林县“老马冲”那个不起眼的地方,走出彝乡,蜚声全国。
育才精神包含着一种孺子牛精神。育才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愿做人民的“老黄牛”,勤勤恳恳,耕耘在民办教育这片土地上。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一批又一批可爱的孩子们,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滋润着幼小的心灵。
育才人爱奉献,育才人喜拼搏。
正铭同志所著的《育才精神育才人》一书,用直白的语言,素描的方式、写实的手法,真实详细地记录了育才集团的创办、发展历程,全书记叙的都是真人真事,不带半点虚构,没有半点夸张,把育才的精神真真实实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三年多的育才生活,我也真实感受了育才精神育才人的可贵。大多育才人,工作平凡,生活清贫但他们的精神可圈可点,可歌可颂。作为民办学校其学生来源广泛、层次多、差别大,规范这些学生,可不是一件易事。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教师们舍小家为大家,不少人长年与孩子为伴,没星期天,没节假日,几乎是在精神上自己“折磨”着自己,——为了教好一批又一批孩子。
集团董事长郭跨存曾引用过一句名人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在育才,不少教师都成了“神”,实实在在的“真神”。在宜宾育才有这样一位教师,建校四年来,每一个中午和下午休息时间,她都和孩子们一起渡过,补课、谈心,给他们以母爱、以家庭的温馨。还有这样一位教师,小孩才两个月,学校考虑她的实际情况,不让她担任班主任,她却主动请缨且保证把工作做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置身到孩子们中间去,自己会有一种空虚和失落感。”
育才聚集着这样一群人,一群无私的人,一群无畏的人,一群把全部的爱倾注于学生的人,这就是育才的希望。我想,有了这种希望,育才的精神将会更加强烈地生生不息。
(作者为宜宾学校党支部书记 张行建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