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谈 换 一 种 思 路
【字体:
谈 换 一 种 思 路
作者:谢俊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7

集团专家  谢俊义

当你为达到某个崇高的目标而百折不挠时,你总是让人感动,但只有当你在受阻中能改变思路不断探索,终于实现这个目标时你才会体验到真正的成功。

前者显示的是你的决心,后者显示的是你的能力,而在各种能力中,最主要的是思维能力。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碰到困难时,能够换一种思路,使我们或另辟他径,有了新的出路;或豁然开朗,方向更明确了;或变难为易,信心更大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使我们离目标更近,这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修养。

(一)从司马光破缸的故事说起 

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众人皆知的故事,试想如果司马光不改变思路总只会想到把掉进缸中的孩子拉出来,凭他的能耐,哪怕是有再大的决心也无济于事,闹不好自己也得掉进缸去。

(二)一个照相师的感受

最近看到一个照相师谈体会:他常给大会照集体相,无论怎样提醒(例如说喊一、二、三……),百多号人总有人眨眼,使照出来的相片中总是有人的眼睛是闭着的,后来他换了一种思路,他让大家都先闭上眼睛,再喊一、二、三,大家一起睁开眼,他也同时抠动快门,这样照出来的像个个满意了。

(三)面对差生

记得2001年,在呈贡育才学校碰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学生来插班考试,做了一张难度不高的数学试卷,考了25分,第一个老师说:“同学,你的成绩太差。”第二个老师看后说:“实在是太差了。”第三个老师看后又认真的说:“真是太差了!”。此时,该同学说话了,他说:“老师啊,我要是不差我就不到你们学校来了。”这句话可把我们老师气坏了,风风火火、愤愤不平地找我诉说,我可乐了,我说这很好嘛,这是说明,他把希望投向我们,我们可以理解为与别的学校相比,他对我们这里更抱有希望,只有我们这里能把他教好,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鼓舞,你说该不该收他,该老师笑了,说:“收吧!”

(四)最高尚的职业等于服务

我们做老师的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是这些曾激励着我们一代代的教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给了学生,正是这些使我们感到无限光荣,充满力量。但是做教师的特别是民办学校的教师又有谁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加务实和富于理性,是不是还要再换一种思路,把教育理解为一种服务,教师就是服务员,为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我们的服务必须是高质量的,孩子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才是我们的最高境界。我们为社会服务,社会也为我们服务,这也许才是最准确的。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五)好学生是骂出来的还是夸出来的

作为民办的平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不少人常常埋怨自己的学生基础差,难教,甚至当面斥责自己的学生笨、懒等等。这样一种思想和言行,我想除了说明教师自己缺乏自信之外,换一个角度思考,也反映了我们的教师缺少对教育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大家知道,无论是赏识教育理论,罗森纳尔效应,都证明了:对学生作出肯定和鼓励,才会给学生带来自信,带来学习的动力。所以聪明的教师总是在不断发掘自己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大力表扬。因为在他们看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

(六)课堂是神圣的,但也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课堂是学习的场地,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用尽了各种方法想要让他们更积极的学习、主动回答问题,但收效总是不大,学生的主动性总是不足。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也不复杂,这是因为学生总怕答错。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我们一位旅日学者写的,他的儿子在日本上小学,日本老师告诉他你的孩子课堂上很活跃,回答问题很积极,这位学者非常困惑,他问自己的孩子:“你的日语很臭,怎么还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儿子说:“我们老师说了:课堂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我在课堂上不怕说错。”

(七)浪费别人的时间必须补偿

我们的老师,特别是青年老师非常急躁,巴不得马上就教会学生许多知识,所以课堂上总是滔滔不绝,甚至下课了,也还说不完,要压堂,但这样你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他还消化得了吗?再说,说那么多的话,又有多少是有用的。俗话说:“话多不甜”。记得马克·吐温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他去教堂听一位牧师的募捐演说,头十分钟深受感动,他准备捐大钱;听了二十分钟他觉得讲得一般,只想捐点小钱;听到三十分钟他觉得费话太多,不想捐钱;牧师还在讲,听到四十分钟,他觉得不太像话,浪费大家的时间,他不光不捐钱,还把盘里的钱拿走了两枚,理由是:因为他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必须补偿。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