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李首民:追求校园和谐
【字体:
李首民:追求校园和谐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8

 

佚名

教育 理 念

   教育要研究的问题就发生在身边,都是活生生的,粗看没有什么大不了,细想却有许多学问,当一个教师从教学和生活的小事中发现其乐趣时,就是一种探究的满足。

教育 名 言

   校园和谐是一种文化,真诚是维系所有校园关系的润滑剂,各有所得,各方有益是惟一的策略。为之,校长的心应挂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

教育思考与实践

   李首民当了20年校长,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做个好校长,首先要做个好教师,要做个好教师,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近年来,他参与《中学生心理导读》、《地区性特色学校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的撰写;在课程改革中,他自编教材开设《中学生学习指导》、《中学作文20讲》等课程;最近,他写的两本新书《情理相融创和谐》和《一个中学校长的教育旁旁白》在上海2006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书展上签名售书,得到好评。他又在《文学报》上专设《校长对你说》栏目,定期与青年学生交流思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人生、谈读书、谈教育,角度独特,文笔流畅,感染力强。

由此,他以自己学业水平和管理上的个人魅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在这所他创办的学校里,师生们都勤奋读书,和谐合作,共同发展。

精 彩 回 放

2006年,在上海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书展首日,李首民校长带着他的两本新书到现场签名售书。购书者大都是交大二附中毕业多年的学生,还来了不少家长。与其说他们是来购书的,倒不如说他们是来关注二附中发展的,因为他们不会忘记自己在这所寄宿制学校的日日夜夜里,师生们所结下的深厚情谊。

   的确,作为二附中的首任校长,他情感的寄托是这所学校,他生命价值的体现也是这所学校。

   记得1994年暮春,上海交通大学配合闵行校区的发展,需要开办一所中学。正处不惑之年的李首民校长,在经历了校长历程的6年初始阶段之后,幸运地成为创建这所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一张图纸、一块荒田、一片期望、一份重任。十三年时间,交大二附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中、小学到完全中学,走过了日趋强大的道路,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一,留下了校长追求校园和谐的每一个脚印。

   李首民做了二十年校长,先后记下了四十多本个人笔记。

   在他的第一本笔记的第一页上,写下了三个字平、稳、忍。这也是他当校长后立下的第一个誓言,或是第一句告诫自己如何走路,如何走好校长之路的话。者,就是要心平气和,有所满足。他认为:一个学校上百个教师,比我能干、比我水平高的很多,惟有我不小心坐上了校长宝座,心怎能不平呢?者,就是要仔细谨慎做事。便是碰到困难时的一种态度和策略。

   按照这种思想去从事他的校长职务,三、五年之后,就有人评价说,李首民最讲中庸,年纪不大,却太传统,也有批评他以传统自居

   其实,说传统不全面,中庸确有一点。更确切地说,他有着农民般的纯朴和善良,他出身农村,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虽然没有很好的文化背景,但江南农村的纯朴民风哺育着他的纯朴和善良。

   2002年秋季,因工作上的事,他与著名儒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及其弟子有过几次交往。南先生对传统理念的阐述给了他许多做好校长的启迪。

   从南先生那儿回来后,他认识到学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有恭,有宽、有信,有敏,特别是要讲惠。做到了这些,人的心情就会好,工作起来就会有滋有味,碰到困难和挫折也就无所谓了。他常试图以他的愉悦换取别人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首民的教育管理,是对传统儒教思想的一种理解和实践。

   在李首民校长看来,校长应该是个教师,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而已。只不过由于分工不同而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应该保持对学生,对教师的那份平常心。这种思想在他的《一位中学校长的旁白》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有偿家教新解》、《农村教师还是穷》、《情绪有周期性》等诸文章中,他对教师的理解、宽容表现得一览无遗。因此,他所领导的交大二附中,干部与群众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没有怨言,只有理解。学校人气足,人心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他勤于学习,勤于思考,许多观点得到师生的认可。他认为,校园内的矛盾,大多产生于师生之间,教师们常常产生对学生的。如何处理好这些,是做好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他对老师们说,因为有了学生,我们才有许多事要做;因为有了对学生的爱,我们才会产生那么多的得越深,便得越彻底。

他认为,校长管理的关键是对教师的人性理解,虽然他不反对有人把教师称为春蚕,喻为红烛,但他认为,当放弃了教师的人生关怀而要求教师们专注于关怀学生的时候,其本身就缺乏了人性。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常会产生误解,对此,他有极好的心态。有着良好心态的校长,怎不能炼就一批良好心态的学生呢?

李首民做了20年校长,却一直还原自己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20年校长长期任语文课并注意积累使他的语文教学达到新的境界,颇多的教育感情,引发了学生师生思维的更新。日前他写的两本新书《情理相融创和谐》和《一个中学校长的旁旁白》在上海2006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书展上签名售书,得到好评。他在《文学报》上专设《校长对你说》栏目,定期与青年学生交流思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人生、对读书、对教育畅谈自己的思想,角度独特,文章流畅,富有交流魅力。

读书是他的爱好者,写作是他的习惯,教书是他永远不忘的本份,因为他其实仍然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

(摘编自《情理相融创和谐》)

 

执着不懈的追求

 

李首民担任校长职务也已逾20年,他的为人之道,真诚如斯,始终保持着质朴、正直,中庸中偏于温和。性格如此皆源于移位思考。在他管理的学校里时常演绎出许多通情达理,情理交融的管理案例。他善解人意,体察民情,认为校长管理的关键是对教师的人性理解,他时时为教师发出一些呼声,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他是实践者,他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交大二附中特点的校本教研;他沉得下心来,专心一意地聚焦在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问题,于是有了校长切中时弊的发言权与管理权。

他在工作中的实践智慧是一笔颇丰的精神财富,他的两本专著《情理相融创和谐》、《一位中学校长的教育旁白》,讲的是实话,做的是实事,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他坚信自己的见解大多来自实践的20多年来不改朴实无华的语言,踏实执着的追求,于是形成了他独特的校长个性。读他的为人,读他的专著,处处洋溢着质朴的真实,真实的凡人的烦恼,真实的校长的胸怀,这些表露出当代一个真实的中国校长的心声。我将从中去体味在改革开放时期一个校长的独特魅力与实践智慧,因为,每一位成功校长教师有属于自我的一道风景线。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