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后反思
【字体: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后反思
作者:云南曲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7

云南曲靖育才学校教师  李通玉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第八回(有些版本为第九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课文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嚣张的个性特点。

抽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课文长,上第一课时,对学生的情况也不了解,该从哪里入手呢?在我认真读了课文,看了教学参考书,结合高年级的特点后,我决定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对比中感受人物个性特点。

导入环节,我从《水浒传》中的几个人物图片开始,在《好汉歌》的伴奏下,读了课后的名著便览,把学生带到了情境中,随即读了课题,学生的情绪高涨,为教学进一步深入开了好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相关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2.初步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该怎么读呢?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于是我在浏览诊断环节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作者用了描写人物的哪些方法,并对相关人物进行勾画,从我巡视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只勾画了一部分,没有勾全,有遗漏。再从学生回答的情况看,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接触不是太多,经过提示后学生才回答出来。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有这么两句话,一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二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除了默读,我还让他们在小组内读,之后让小组上台展示,边读人物描写的语句,边分析人物的形象,多让学生大胆去说。而本堂课,学生表现很出色,特别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很多学生回答得很到位,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进行板书设计时,我最初的备课,文字用得比较多,经过多次修改后,我采用了简笔画,更加鲜明直观,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本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第一课时的特点不突出,缺少检查预习、生字词教学,可能更像第二课时;及时演练出示后,学生还没写就下课了,说明前面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还不够合理,可以在“浏览诊断”环节压缩点时间;读的力度还不够,读的要求拔高,读的目标不明确,还只流于形式。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管是常规教学,还是课赛或研究课,我会更加努力,多学习、多钻研、多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跟上这个时代,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