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为公”,“教育为公”是教育的目的,但又不妨因材教。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略有不同。国民教育,是人人应当免费受教育,但如有特殊才能的,也应加以特殊的教育,使其才能充分发挥,这就是人才教育。但人才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升官发财,而是要他们将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大众,所以这也是“文化为公”。
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本分。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凡是脚站在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不过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小孩们用心读书,用力体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
3、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份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你说等到年纪长大点也要服务社会,这是很好的志尚。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学生在学习服务社会的时候,就可以从自己的家里学起,做起。
4、我们承认欲望的力量:我们不应放纵他们,也不应闭塞他们。我们不应让他们陷溺,也不应让他们枯槁。欲望有遂达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如何可以使学生的欲望在群已相益的径途上行走,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5、自由是自己的意志指挥自己的行动。个人自由是以个人自己的意志指挥个人自己的行动。团体自由是以团体自己的意志指挥团体自己的行动。自由这个名词是含有自主、自决、自动、自得种种意义,扩而大之,是要各得其所。
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青年入荡固然不能成人;成人放荡也只算是成年,不能算是成人。成年人、青年、小孩子都该在一个道德标准下生活。双层标准,三层标准只是恕道不足的结果。青年不可以假借自由之美名去过放荡的生活;教师家长也不可假借放荡之罪名去剥削青年小孩子生长所必需之自由。
6、中国已到了生死关头,我们要认识只有民族解放的实际行动才是救国的教育。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的教育。
7、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8、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9、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所以我在讲“建筑人格长城”的时候,提到了杨震的“四知”,甘地的漏夜“还金”,华盛顿的勇敢承认错误,和冯焕章先生所讲的平老静“还金镯”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私德上的好榜样。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效法这些榜样,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10、社会大学,无论有形的无形的,要有一个共同的大学之道。孔子的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现在时代不了,我们提议修改几个字,成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