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提出五项修养:一为博爱而学习,二为独立而学习,三为民主而学习,四为和平而学习,五为科学创造而学习。
2、民主也不是绝对的自由。民主有民主的纪律,与专政纪律不同。专制纪律是盲从。民主纪律是自觉的集体的,不但要人服从纪律,还要人懂得为什么。
3、平时要以“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我们自己。有事则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相勉励。
4、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在这共和的学校当中,无论何人都不应该取那武断的,强迫的,命令的,独行的态度。我们叫人做事的时候,不要和他说“你做这件事,你应该这样做”,我们要使得共他明白“为何做这件事,为何这样做”。
6、教职员愿意和学生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
7、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我认为这是改进中学教育和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关键。
8、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有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整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
9、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我们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事应当怎样做,学生就应当怎样修养,先生就应当怎样指导。
10、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学生是犯过的,他们是记过的,他们和学生是两个阶级,在两个世界里活着,他们对于学生的问题困难漠不关心。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们也应当忘记同学互相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