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集团新教师培训心得
云南昆明龙泉育才学校教师 杨梅菊
杨老师近照
2015年12月4日,云南(石林)育才教育集团第二场新教师培训在云南昆明五华育才学校举行,云南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苏福丽老师的《如何设计教学情景》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培训开始时,苏老师用一句“在这寒冷的冬日,我请各位老师品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导入她当天的讲座,给大家创设一个温馨的情景。在培训结束时,苏老师拿出一袋咖啡和水杯,用实物来跟培训初始的导入相呼应。从苏老师的讲解及实物活动上,我认识到课堂情景导入的问题在课堂后期要得以解答。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关于教学情景的许多知识:
一、设计教学情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诱发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与教学目标最大关联性原则
3、 认知接近性原则——不要太难,也不要太易
4、 合作性原则
5、 冲突、和谐统一原则
6、 层次性原则——有层次、有梯度,考虑问题的衔接和过渡
二、怎样设计教学情境
1、 利用多媒体
2、 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3、 借助动作创设教学情境
4、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 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 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7、 借助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苏老师所介绍的创设情景的方法中,我个人钟爱三种:
第一种:利用多媒体。
在《生物》教学中,我会利用多媒体放一些视频来创设情境,因为用视频展示比较生动。比如,《动物的社会行为》这一课内容,上课时,老师用视频展示动物的一系列行为,学生看到后就会有很直观的感受。据科学统计,人类的各项感觉器官中,味觉感受占1%、触觉感受占1.5%、嗅觉感受占3.5%、听觉受占11%,而视觉感受占83.5%。多媒体是利用视觉和听觉,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种: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
苏老师在讲解这一方法时列举了《也许——葬歌》这篇文章。听着悲情的音乐,朗读闻一多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父亲外出工作,女儿生病去世,父女俩没有见到最后一面。音乐加上故事背景的熏染,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种:借助实验创设教学情。
《生物》是一门实验教学的学科,在课堂上用实验的方法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理解课堂内容。《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与生活结合。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将生活经验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为学生终身的发展与学习奠定基础。
听了讲座,我对自己今后再设计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例如,在讲解《新陈代谢与酶》的内容时,首先,我要让学生了解“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我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如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加酶洗衣粉用温水浸泡效果会更好,等等。教学中引入这些生活实验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书本知识是学有所用的。又例如,对一些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如学习《DNA的结构》内容时,学生缺乏对DNA的感性认识,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将DNA的立体双螺旋结构比喻为一个立体的螺旋扶梯,我想,这样的话,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材料,让学生亲手制作DNA的结构模型,教学效果还会更理想。
上课时,老师将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这不但使《生物》课堂变得趣味十足,而且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直观,容易理解。
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此次集团培训让我收获多多,感谢集团提供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