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推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字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作者:云南曲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6

云南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教师  李通玉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介绍,他们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我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

 

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如对发明发现的学习品悟,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需要我在今后科技类文章中去把握。

 

文章录入:yucai    责任编辑:yucai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
Emaill
评价等级
Reset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门户网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云南育才教育集团主办 网站设计:玉林 网站备案编号:滇ICP备05003274号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