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育才教育集团隆重举办新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为认真落实《云南育才教育集团教师专业发展方案》,落实集团“做学研考合一”管理模式,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新教师的培养,推动集团“四步”(138)教学法和《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简称“四课”)的学习研究。按照集团《关于举办集团新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云南片区学校在组织初赛、复赛的基础上,共推荐出优秀选手小学6名、初中9名参加集团决赛,集团于2017年4月8日至9日,在集团直属呈贡区育才学校组织了小学、初中各两天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决赛。
本次课堂教学决赛,集团领导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并成立了由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校长、总部领导、教务主任组成的决赛领导小组。课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两个赛场。参加课赛的教师团队分别来自集团昆明片区呈贡区育才学校、龙泉育才学校、三中空港实验学校、五华育才学校和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参赛学科均采用“同课异构”形式进行,且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均请专家上相同课型示范课,课后均有专家进行点评或课型培训。
2017年4月8日上午8:00,集团小学组新教师“四步教学法”竞赛决赛正式拉开了帷幕。课赛活动内容为:观摩数学、语文、英语参赛课及各学科1节名师示范课,参加培训学习。
课赛评委们在学生后一排就座
集团教研员兼小学语文学科组组长谢传慧主持小学组课赛活动
课赛按数学、语文、英语的学科顺序进行。数学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五华育才学校的缪强老师、呈贡区育才学校的吴秀英老师、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的邓宇燕老师,三位教师“同课异构”的参赛课题是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的何颖老师与名师孙老师携手进行“同课异构”,课题是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语文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呈贡区育才学校的杨开啟老师,参赛课题是六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英语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的贺缄老师,参赛课题是四年级《Unit 3 Weather Part B Let’stalk》。
昆明五华育才学校缪强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搭配》
呈贡区育才学校吴秀英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搭配》
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邓宇燕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搭配》
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何颖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推理》
呈贡区育才学校杨开啟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贺缄执教四年级英语《Unit 3 Weather Part B Let's talk》
集团的六位年轻教师虽然进育才并不久,但在课堂上却都能围绕“四步”教学法,采用设问引导、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堂及时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将“四步”教学法灵活运用,不留痕迹地将“四步”演绎得比较到位。
在两天的课赛过程中,以学科、校点为单位,由集团各校学科组长组织本校教师对所听课堂进行集体讨论和评课,并要求每个团队选派一个代表进行评课交流发言。同时,各学科名师也针对每一节参赛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使参赛教师和听课教师都获益匪浅。
各校数学组集体讨论和评课
小学数学组评课现场
各校语文组集体讨论和评课
小学语文组评课现场
小学英语组评课现场
小学数学名师孙老师与育才教师携手“同课异构”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进行献课。孙老师的课生动活泼、收放自如,课堂学习气氛高。她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善于运用身边教具,注重推理文字句式的掌握与表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方法引导;不留痕迹地层层推进,以理服人。
课后,孙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她说,这节课从备课到执教的过程中,她是用数学思维,有顺序地全面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教材要教什么?2、学生要学什么?3、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同时,她建议通过课堂反馈,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因为教学结束,但思考没有结束。最后,孙老师称赞了育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开阔,这充分体现了育才教育集团对学生的培养理念。
小学语文名师李老师为大家献课六年级课文《三打白骨精》。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在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的故事讲解中,她通过适时提问和及时诱导,带领学生进行勾画圈点和用各种方式反复朗读文中关键词句;通过逐层品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李老师的课有趣生动、引人入胜、充满激情和灵动。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重温、赏析了这篇来自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
小学英语名师李老师为大家献课四年级英语《Unit 4 At the farm Part A Let’stalk》。李老师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好英语,学以致用,是一节扎实而有意义的好课。
本次竞赛活动,不是单纯的比赛,它还是一次通过名师、专家指点,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学习机会。在课赛之余,集团数学专家伍昆英老师、语文名师李老师和英语名师李老师分别以《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运动场》、《语文素养三部曲之一——大容量的课堂》、《PEP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为题对大家进行了学科专题培训,为全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型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集团小学数学专家伍昆英老师在讲座中围绕“课标解读、教材梳理、已知及生活经验的联系、教材的特点、教与学、教师与课堂”,带领大家一起来思考:怎样来上一节小学数学课?同时,伍老师在培训讲座中还适时融入了对参赛课及名师课的精彩点评。她说,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所以老师教得精彩会造就学生学得精彩,反过来,学生的精彩造就老师的精彩!
集团伍昆英专家作精彩点评,并作专题培训交流
语文名师李老师在讲座中围绕“大容量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磨课案例,分别从阶梯大容量中的保底教学、文化享受、提升课境、言思训练、多篇延伸和课型大容量中的情感喧腾大容量、第一课时大容量、说理文章大容量、名著名篇大容量、古典诗词大容量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她强调说教师的生命是因课堂而精彩,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语文成为一种享受,只有这样教师教语文才能体验到快乐,体验到当语文老师真的很美好!
英语名师李老师在讲座中围绕《课程标准》对对话教学的要求、PEP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内容梳理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活动设计,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案例,帮助老师们更加明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和玩演视听等能力方面有不同要求和侧重。
在两天的课赛中,集团董事长郭跨存针对每一节参赛课、名师示范课和学科专题培训都分别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其中,郭董事长高度赞扬了数学名师孙老师的这节示范课是一节高效,且有内涵的数学课。他说,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得慢条斯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很精准、到位;巧妙利用问题式、追问式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些都与育才集团所推广的“四步”教学法不谋而合。现在集团各校教师参加课赛的积极性很高,大家想学习、想成长的意识也很高。在这种你追我赶的劲头下,集团各校小学部教学成绩已不相上下,初中部也出现了齐头并进的趋势。最后,郭董事长表示,本次活动各学科的名师示范课值得大家深度研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技巧和教学实践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各校能把这些示范课例作为教研资料加以讨论学习。
集团董事长郭跨存作精彩点评
2017年4月8日上午8:00,集团初中组新教师“四步教学法”竞赛决赛与小学组同时拉开了帷幕,参赛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课赛现场
专家、评委在认真听评课
课赛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学科顺序进行。语文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呈贡区育才学校的陈惠老师和来自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的陈在仙老师,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的参赛课题是八年级语文(苏教版)《窗》;数学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的王琪老师、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方艳山和刘美霞老师,三位教师“同课异构”的参赛课题是七年级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英语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呈贡区育才学校的朱春花老师和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王英老师,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的参赛课题是七年级英语《I’m watching TV》; 物理学科参赛教师是来自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卢晓青老师和呈贡区育才学校的杨鹏老师,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的参赛课题是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呈贡区育才学校的陈惠老师执教八年级语文《窗》
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的陈在仙老师执教八年级语文《窗》
昆明盘龙区龙泉育才学校的王琪老师执教七年级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方艳山老师执教七年级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刘美霞老师执教七年级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呈贡区育才学校的朱春花老师执教七年级英语《I’m watching TV》
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王英老师执教七年级英语《I’m watching TV》
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的卢晓青老师执教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呈贡区育才学校的杨鹏老师执教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整个赛事,从各校初赛、复赛到集团总决赛,每个步骤和环节集团均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环环相扣,步步落实。从三月初开始,仅初赛、复赛就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尤其是总决赛,教育集团从领导力量、专家评委组、活动组织、竞赛方式、评奖方式、竞赛要求和比赛时间节次等都做了悉心安排,保障了整个赛事的顺利进行。集团董事长郭跨存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
集团副董事长刘世联(第三排右一)亲临现场指导
对呈贡育才的陈慧和曲靖育才的陈在仙两位老师的语文课《窗》,集团专家崔云点评道:“两位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课堂教学素养都非常好,功底扎实。难得的是拉祜族出身的陈在仙老师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两节课教学任务完成较好,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同时,她热诚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一、备课时,在弄清一般文章和课文的区别后再认真学习“四课”;二、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怎么教;三、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和经验。
集团初中语文专家崔云作精彩点评
高级教师、昆明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滇池旅游度假区数学专家李老师对数学组王琪、方艳山、刘美霞三位选手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教学评价较高。他说,三位老师的共性特点是:教学思路清晰,关注学生,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学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思想;问题导向中非常重视等量关系的分析。他热诚希望王琪老师加强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并让学生完整地做完一道题;方艳山老师的例题教学最好是由教师完成,板书还需进一步规范;刘美霞老师再少讲一点点,把时间让给学生等。
英语组的评课尤显特色,主评嘉宾系呈贡区名师工作室专家李老师对两节英语课进行了充分肯定。她说,呈贡育才朱春花和昆三中空港实验学校王英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活动多样、态度认真、教材解读到位,突出了阅读教学的特点。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分析了两节竞赛课阅读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和优劣得失。她殷切希望: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英语教师一定要用英语来上英语课。
物理学科名师马老师对卢晓青和杨鹏两位老师的物理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采用问题导入,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在操作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的突出特点等。她还非常中肯地提出建议,如老师要把握作业量,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放手让学生操作实验,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和加强实验教学等。
在进行竞赛课堂点评的同时,专家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集团专家崔云给语文组作了《分析常规考试,指导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她从常规考试试卷的现状、导向功能、课程标准的要求、考点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等角度对近年来中考试卷进行了分析。最后,她勉励大家,要做到四个“到位”:教到位,练到位,学到位,考到位,并为今后语文组在组织中考复习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指明了方向。
英语专家李老师作《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及新趋势》的专题讲座。她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对阅读教学的定义、五级阅读目标、阅读板块构成、阅读教学步骤、阅读教学的新趋势——思维导读方式和批判性阅读(阅读的最高层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初中英语老师阅读教学的开展和落实,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她对英语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全英文上课提出了殷切希望,激励各位同行加强自身修炼,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本次参赛选手,大多为2016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平均教龄不到三年的年轻教师,但是他们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在集团“四步”教学法的引领下,新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准备充分,教学设计规范;课赛中,尽管对陌生的班级,差异化的学生程度,表现出了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操控、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九位参赛选手均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实力和风格,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个人基本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都大大超出了预期。
集团副董事长兼呈贡区育才学校校长刘世联(左)与总部领导胡兰珍校长(右)在课赛现场开心交谈
集团总部领导胡兰珍校长在课赛结束后这样小结道:此次教学竞赛是一次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四课知识三维一体的深入学习四步(138)教学法的学习研究竞赛活动。说它是学习研究竞赛活动,是因为它不只是单纯的比赛,它同时兼顾了课型研究、课型示范课展示、课型培训。她分别从组织亮点、新教师教学亮点、从竞赛反观不足、改进措施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说,这次课赛的组织亮点:大胆尝试对竞赛课题进行课型或专题分类;将新教师竞赛与名师课堂、专家培训融为一体;变学科组教师活动的旁观者为活动参与者。教学亮点:教学设计较上学期青年教师课赛有明显进步;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存在的不足:教材解读不到位,关注内容的教学过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不够;课堂上如何真正关注学生有待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有待加强提高。改进措施:精心策划暑假教学专题活动,为后续学校和学科组活动做引领;常规研讨,通过学科组收集问题或列出专题,写出研讨计划,教师进行针对性自我学习后,再进行学科组集体研讨,搭建平台,专家引领,以逐步形成学科模式和课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赛课活动,收获是主要的。不管是我们参赛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获得了一次较好的培训。同时,赛课活动也使我们看清了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自我学习、团队研究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全体教师能够自我加压,通过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郁文 缪宗祥/文 郁文 余波/图)